分享

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 姨夫却是丈夫的夫?

 柳家李红 2019-05-28

中国人的文化根源中,礼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而体现礼的所在,就在于“顺名”。什么是“顺名”?

《周礼》说:“顺之天时,承以亲名。”

所谓的顺名,最开始,就和一个人的“亲族”是息息相关的。

不同于其他文明对长序尊卑的敷衍,中国人眼中,任何和自己打交道的人,都可以用父母为坐标,来锚定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尊卑。

尊是为上的意思,卑是处下的意思,在古代日本,人与人之间的尊卑,是全凭家族势力和社会阶级所决定的,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因为所依靠的家族的势微,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了自己的孙子,反而要躬身让路。

中国古代则不然,哪怕是一个乞丐,倘若他与自己的父母的年龄相仿,那么就算是世家贵族,也不能对他态度蛮横,这是礼法的根本。

中国人把父母的伦理概念,放大成为了一个庞杂的社会文化基石,更直接了当的指出,中国古代就是一个“父”型社会。

父字,是仅次于天的字眼,而从这个字眼所衍生出的其他名号,也一样同“父”字一样,享受着道德和社会阶级上的优越。

但是让人纳闷的是,在“父”的衍生文化上,却出现了一处矛盾非常的现象,那就是“姑父”和“姨夫”的区别。

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何同是一种父母关系的外衍,“姨夫”却没有享受到“父”的待遇,这种一字之差,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书写的差异,更是社会文化中的差别对待。

关于他们的不同,在民俗学上,有着这么两个大致的解释。

第一个说法,姨夫是容易发生歧义的称呼,因为不同于“姑”的独特性,“姨”本身就有两个辈分的称呼差别.

譬如母亲的姐妹,这自然是要用“姨妈”来称呼,但是倘若是妻子的,则只是变更为了“姨妹”或者“姨姐”,所区别的,只是含糊其辞的女性辈分上,作为“父”型社会,女人自己本身的辈分,是要依托在男人身上的。

这就造成了一种微妙的社会心理——人们不愿意给母亲姐妹的配偶,赐予“父”的尊称,或许在最开始,他们还是被称之为“姨父”,但是久而久之,在有意或者无意的文化流变中,中国人很“自然”的就犯下了这样的一个误会。

第二个说法,是一则故事,说是刘邦幼年失母,虽然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很是关爱,但是父亲后娶亲的小妾,却对刘邦很刻薄,甚至在这个后母的撺掇下,父亲为了不让家庭失和,只好令刘邦一个人搬出去独居,父子二人也日渐疏远。

到了刘邦鼎定天下后,按照礼法,他要封荫整个家族,这让他不得不追封令自己憎恶的后母为“大夫人”,但是对于后母的妹妹以及妹夫,刘邦却视而不见,当这个名义上是“姨妈”的女人上书求封时,刘邦把奏请的竹简投入火炉中,不加掩饰的表示了自己的厌恶。正是刘邦的态度,让“姨父”从汉代开始,不再受人的尊敬,甚至连“父”字,都变成了夫。

虽然并不能确定,“姨夫”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因为何种缘由,变成了无“父”之夫,但是作为父母本身所衍生出的一个辈分,我们却不能武断的认为,中国古代对于母系的亲属,是带有偏见的。

因为在很多的民间故事中,不论是姑父还是姨夫,他们的存在感,都是相对很微弱的,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他们都是属于非血亲的旁属关系。

中国人的礼法观,有时是超越了血亲范畴,它可以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层级中,实现自己的一个存在感,但是有时也局限在人类本身的血亲认同感上,对于真切的亲属认同感,还是血浓于水,是社会文化的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