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来访,会是怎样的心情或者态度呢?孔子有客人来访,非常高兴,说出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杜甫有客人来访,写出了“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客至》的诗,看看客人来访时,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唐朝《客至》诗两首: 客至唐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点评:诗人历尽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在成都建了杜甫草堂,结束了 长期漂泊的生活。此诗是杜甫草堂建成后,客人来访,诗人接待客人写的一首诗,此诗从居处环境写起,到客人来访的欣喜、接待客人的情景以及呼叫邻居对饮的场景,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是一首生活与诗味相结合的上上佳作。 客至唐 许浑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残花几日小斋闭,大笑一声幽抱开。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 点评:客人来访,诗人自是非常的开心,所以留客人居住了几天,并且期间开怀大笑。可惜的是,欢聚少,离别长;今早别,何时见。离别总让人伤感。 宋朝《客至》诗五首: 宋 陆游官闲身自得,客至眼殊明。静算棋生死,闲分酒浊清。悠然剧谈罢,偶尔小诗成。但恨桑麻事,无人与共评。 点评:客人来访,诗人一盘棋、一壶酒相待,写出了浓浓的生活趣味。因为客人来了,诗人话也多了,彼此之间的往事一一道来,可见诗人多么的开心。“把酒话桑麻”就是最好的写照。 客至宋 陆游何处轩车客,能来桑麦村?一奴先入市,此老自应门。野果尝皆涩,村醅厌尚浑。残年亦何恨,治世作黎元。 点评:出门去他乡做客,一般都会去尝尝那儿的乡下小吃和小酒。诗人诗中这个客人来到桑麦村做客,吃这个乡下的野果感觉很苦涩,喝乡下酒感觉很浑,看到酒不想喝。诗人讽刺这位客人,非常的挑剔,乱世有这些已经不错了。 客至宋 张九成客有叩门者,冠剑何巍巍。登堂各就坐,酬答好言词。中席客轩眉,扬袂论是非。纷纷乱我耳,扰扰败人思。主人默无语,仰看孤鸿飞。须臾进盘馔,劝客酒一卮。谓言西山好,爽气入吾扉。客思亦沈寂,炉熏自霏霏。 点评:诗人的这个客人有点特别,一般友人来访,都是把酒话桑麻,相言甚欢的。可是诗人这个客人,不顾别人的感受,喜欢自己高谈阔论,听的诗人十分烦躁。但是入门即客,又不好意思说客人,于是只能默默无语,心思神游四海了,既是对客人的尊重,又可让自己的耳朵免招罪。说白了就是左耳进右耳出,不知客人所云。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朋友呀! 客至宋 李弥逊客至旋盥栉,出门惊两翁,山川十年隔,风雨一轩同。人事等飘瓦,生涯各转蓬。时危命如羽,忧乐酒杯中。 点评: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突然相见,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呢?而诗人这诗的客人就是多年未见的朋友,突然看见这位朋友,不可思议,看见朋友苍老样,再看看自己,瞬间感慨万千,所以“惊两翁”,既写未见之久,又写沧桑之感。喝酒需意头,古人意如此,因此一杯酒,道尽这些年来的悲与喜,此时无言甚有言,此时无声甚有声。 客至宋 姜特立冻云垂地寒峥嵘,故人访我邀晨烹。旋烧姜子金丝酒,却试苏公玉糁羹。 点评:寒冷的冬天,诗人和客人一起吃早餐,喝着小酒和山芋羹,可以享受美食,又可暖和身体,生活多么的惬意。和朋友一起吃早餐,你会吃什么呢? 明朝《客至》诗三首: 客至明 张承茅屋三两间,草草避风雨。客来不入门,坐爱千年树。 点评:客人来访,并不一定要在家里欢聚,在寂静的大树底下或安静的环境里,畅谈桑麻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可享受迎面吹来的风、又可以享受周边的风景,一边欢谈,一边欣赏美景,享受生活。 客至明 何景明野外逢迎少,柴门落叶稠。人闲不扫室,客到始梳头。且为烹茶坐,还因看竹留。登临如有兴,更上水边楼。 点评:客人来访,自然要收拾一下家,不然乱糟糟的家,被客人看见了印象总是不佳的。所以,客人来访,诗人也比平时积极,懂得收拾房屋了。客人来了,薄茶一杯相待,畅谈桑麻事,多么惬意的生活。 客至明 廖孔说不向红尘去,闲眠日几回。余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共言西涧水,经夏起枯埃。 点评:此诗开头就写诗人闲适的生活,在这闲适的生活里,山槿花谢了,海棠花开了,客人也来了。于是便和客人一起赏花看水的,生活好不乐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