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音乐抵达更深的阅读! 诗选 本期陈子昂五律全集,含古律及八句短古,凡五十首。读者注意分辨及体会其中异同处。 度荆门望楚(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晚次乐乡县(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唐·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东征答朝臣相送(唐·陈子昂) 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 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 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唐·陈子昂) 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 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 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唐·陈子昂) 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 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 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题李三书斋(崇嗣)(唐·陈子昂)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 声容何足恃,荣吝坐相矜。 愿与金庭会,将待玉书徵。 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送魏大从军(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送殷大入蜀(唐·陈子昂) 禺山金碧路,此地饶英灵。 送君一为别,悽断故乡情。 片云生极浦,斜日隐离亭。 坐看征骑没,惟见远山青。 落第西还别刘祭酒高明府(唐·陈子昂) 别馆分周国,归骖入汉京。 地连函谷塞,川接广阳城。 望迥楼台出,途遥烟雾生。 莫言长落羽,贫贱一交情。 落第西还别魏四懔(唐·陈子昂) 转蓬方不定,落羽自惊弦。 山水一为别,欢娱复几年。 离亭暗风雨,征路入云烟。 还因北山径,归守东陂田。 送客(唐·陈子昂)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唐·陈子昂) 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 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 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 违此乡山别,长谣去国愁。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唐·陈子昂)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 送梁李二明府(唐·陈子昂) 负书犹在汉,怀策未闻秦。 复此穷秋日,芳樽别故人。 黄金装屡尽,白首契逾新。 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唐·陈子昂) 阳山淫雾雨,之子慎攀登。 羌笮多珍宝,人言有爱憎。 欲酬明主惠,当尽使臣能。 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唐·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唐·陈子昂)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 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唐·陈子昂) 蓟楼望燕国,负剑喜兹登。 清规子方奏,单戟我无能。 仲冬边风急,云汉复霜棱。 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 月夜有怀(唐·陈子昂) 美人挟赵瑟,微月在西轩。 寂寞夜何久,殷勤玉指繁。 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沅。 空帘隔星汉,犹梦感精魂。 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春日登金华观(唐·陈子昂)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 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群公集毕氏林亭(唐·陈子昂)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 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宴胡楚真禁所(唐·陈子昂)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 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 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唐·陈子昂)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晦日宴高氏林亭(唐·陈子昂) 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主第簪缨满,皇州景望华。 玉池初吐溜,珠树始开花。 欢娱方未极,林阁散馀霞。 上元夜效小庾体(唐·陈子昂) 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 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 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 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 观荆玉篇(唐·陈子昂)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 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唐·陈子昂)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 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 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唐·陈子昂)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酬晖上人夏日林泉(唐·陈子昂) 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 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 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 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唐·陈子昂)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喜遇冀侍御圭崔司议泰之二使(唐·陈子昂) 谢病南山下,幽卧不知春。 使星入东井,云是故交亲。 惠风吹宝瑟,微月忆清真。 凭轩一留醉,江海寄情人。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唐·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徵。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四(唐·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唐·陈子昂)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唐·陈子昂)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三(唐·陈子昂)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四(唐·陈子昂)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八(唐·陈子昂)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 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唐·陈子昂)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二(唐·陈子昂)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四(唐·陈子昂)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敚笑时人。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五(唐·陈子昂)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崙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六(唐·陈子昂)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八(唐·陈子昂)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唐·陈子昂)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八(唐·陈子昂)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集评 《后村诗话》 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太白、韦、柳继出,皆自子昂发之。 《瀛奎律髓》 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不但《感遇诗》三十八首为古体之祖,其律诗亦近体之祖也。 周履靖《骚坛秘语》 陈子昂初变齐梁之弊,以理胜情,以气胜辞。祖《十九首》、郭景纯、陶渊明,故立意玄远而造语精圆。 《唐诗品》 唐初律体声华并隆,音节兼美,属梁、陈之艳藻,铲末路之靡薄,可谓盛矣,而古诗之流,尚阻蹊径。拾遗洗濯浮华,斫新雕朴,《感遇》诸作,挺然自树,虽颇峭径,而兴寄远矣。自馀七言诸体乃非所长,《春台》之作纯有楚声,此意寥寥,几乎尺有所短,竟使沈、宋扬波,宗称百代,慷慨瑰奇之气,尚诡于风人之度耶? 李攀龙《唐诗选序》 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 《艺苑卮言》 陈正字陶洗六朝铅华都尽,托寄大阮,微加断裁,而天韵不及;律体时时入古,亦是矫枉之过。 《诗薮·内编》 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 《诗薮·内编》 五言律体,极盛于唐,要其大端,亦有二格:陈、杜、沈、宋,典丽精工;王、孟、储、韦,清空闲远,此其概也。 《唐诗归》 唐至陈子昂,治觉诗中有一世界。无论一洗偏安之陋,并开创草昧之意亦无之矣。以至沈、宋、燕公、曲江诸家,所至不同,皆有一片广大清明气象,真正风雅。 《唐音癸签》 唐人推重子昂,自卢黄门后,不一而足。如杜子美则云:“有才继骚雅”、“名与日月悬,韩退之则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独颜真卿有异论,僧皎然采而著之《诗式》。近代李于麟,加贬尤剧,余谓诸贤轩轾,各有深意,子昂自以复古反正,于有唐一代诗,功为大耳。正如夥涉为王,殿屋非必沉沉,但大泽一呼,为群雄驱先,自不得不取冠汉史,王弇州云:“陈正字淘洗六朝铅华都尽,托寄大阮,微加断裁,第天韵不及。”胡元瑞云:“子昂削浮靡而振古雅,虽不能远追魏晋,然在唐初,自是杰出。”斯两言良为折衷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陈、杜诗体浑大,非若中晚下细小工夫,作小结果。 《诗源辨体》 子昂五言近体,律虽未成,而语甚雄伟,武德以还,绮靡之习,一洗顿尽。 《诗辩坻》 陈伯玉律诗,清雄为骨,绵秀为姿,设色妍丽,寓意苍远。由初入盛,此公变之。沈、宋堂皇,悉皆祖构于此。 《原诗·内篇》 盛唐诸诗人,惟能不为建安之古诗,吾乃谓唐有古诗。若必慕汉魏之声调字句,此汉魏有诗而唐无古诗矣。旦彼所谓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正惟子昂能自为古诗,所以为子昂之诗耳。 《唐诗别裁》 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 《茧斋诗谈》 子昂胸中被古诗膏液熏蒸十分透彻,才下笔时,便有一段元气,浑颢驱遣,奔赴而来。其转换吞吐,有掩映无尽之致,使人寻味不置,愈入愈深,非上口便晓者比。但是他见得理浅,到感慨极深处,不过逃世远去,学佛学仙耳,此便是没奈何计较。 《石洲诗话》 子昂、太白皆疾梁、陈之艳薄,而思复古道者。然子昂以精深复古,太白以豪放复古,必如此乃能复古耳。若其揣摩于形迹以求合,奚足言复古乎? 《援鹑堂笔记》 射洪风骨矫拔,而才韵犹有未充,讽诵之次,风调似未极跌荡洋溢之致。 《三唐诗品》 骨格清凝,苍苍入汉,源于《小雅》,故有怨诽之音。《感遇》诸篇,璆然冠代,称物既芳,寄托遥远,固当仰驾阮公,俯陵左相。《幽州》豪唱,述为名言,如《河梁赠答》,语似常谈,而脱口天成,适如人意。海内文宗,非虚誉也。 |
|
来自: 泮溪别馆 > 《古诗词荟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