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用笔方劲沉实,字形不拘一格,在汉碑中独具风貌,历来被世人钟爱。但是很多书友在学习《张迁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一、是方劲浑厚的线条质感难于表现。由于《张迁碑》以方笔为主,线条处处见方,棱角分明。粗细起伏不大,含蓄内敛,但在运行过程中线条的方向、曲直和提按节律,却有不同的表现。加之点画风化严重,使线条变的苍茫浑厚,似无笔法可寻。 二、是难在对其结构规律的把握。《张迁碑》字形变化丰富,结构古拙,可谓一任天然,没有雕琢,没有套路。其同字的不同造型、同偏旁的不同写法、同点画的不同感觉,正是它独到的魅力所在。 很多书友在学习中,往往忽略这些丰富的变化,体会不出这些巧妙的组合关系,常常按照自己的惯性和直觉去书写,将本来很有趣味、很富智慧的造型写的平稳单调,缺乏动势,少了美感。 储逸老师的隶书古朴大气,浑厚庄重,布局严谨而不失优美姿态,笔画苍劲又不失轻盈灵动。他不仅吸取了《张迁碑》的朴茂,还以端庄儒雅的笔调去书写,从而形成舒展灵动隶书风格,体现了他对传统活学活用的能力。 其实储逸老师是一位对书法锲而不舍的草根平民。1997年,他从阜宁师范学校美术培训班毕业后,来到上海某广告公司上班,不甘寂寞的他,总是有奋斗的思想,他发现书法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从此,储逸老师喜欢并迷恋上了书法,于是,他一有闲暇就专心研习书法。他节衣缩食,订阅《书法报》,购买字帖,买不起纸,他就用单位的旧报纸练字……凭借着对书法的赤诚热爱和较高的艺术领悟能力,他基本掌握了一些书法特点,随后,他勤勉不懈,大量临摹了行、草、隶、篆等各家字体,尤其对隶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精心研修,专练专攻,在练习过程中,博采众长,使自己笔下的书法更加完善,并一次次在国展中入展。 储逸老师说:想学好《张迁碑》,除了方笔的练习和结构的把握,就是要大量的临习,手部形成肌肉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在掌握该碑特点的同时,并激发出自己与《张迁碑》相合的那部分潜质,最终写出自己的风貌。 课程目录: 第一节 《张迁碑》的艺术风格概述 上课时间:2019.6.1(周六) 19:00 一.《张迁碑》的艺术风格 二. 《张迁碑》在汉碑中历史性地位 三.经典例字解析与书写演示(视频讲解) 第二节 《张迁碑》笔法解析 上课时间:2019.6.08(周六) 19:00 一. 《张迁碑》的方笔特点 二. 《张迁碑》的单字讲解示范 1.点的基本写法与变化形态(含例字演示) 2.横的基本写法与变化形态(含例字演示) 3.撇的基本写法与变化形态(含例字演示) 4.捺的基本写法与变化形态(含例字演示) 5.折的基本写法与变化形态(含例字演示) 6.其他笔画的写法与例字演示 第三节 《张迁碑》的结构与章法 上课时间:2019.6.15(周六) 19:00 一.结字特点,审美取向 二.单字的写意性 三.通篇的章法布局 第四节 运用《张迁碑》风格临帖转换 上课时间:2019.6.22(周六) 19:00 一.对临的要点 二.意临的取法变化 三.临创转化的整合 储逸,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社员、盐城青年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盐城印社理事。 获奖入展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二届隶书艺术展 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 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中国印大展 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中国书法大展 中国芮城·首届永乐宫艺术节优秀奖 全国首届“杏花村杯”书法展优秀奖 井冈之秋·“绿洲杯”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 纪念孔繁森全国书画邀请展优秀奖 “中国砚都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 书法报(武当山奖)海内外读友书法篆刻展 . 江苏省第四届新人书法篆刻展 江苏省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江苏省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中国当代书家写经书法大展 作品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