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有件十二峰陶砚,因一次意外发掘,才破解了它制造年代之谜

 历史解密坊 2019-05-29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比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了一件古砚,被誉为“砚中之孤品,文房之至宝”,但是它的制造年代成谜,让专家们困惑不已,争论不休。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直到2009年,西安的一次考古发掘,才破解了故宫古砚的谜团,究竟最后专家们给出了什么结论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世间古砚千千万,为何只有故宫的这件古砚久负盛名呢?其实问题的答案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即十二峰陶砚,顾名思义就是陶制的砚台,而陶砚在历史上本就鲜有流传。其次,故宫十二峰陶砚的造型颇也有意境,首先它整体为山峦状,下面有3个扁形足,经测量其通高约17.9厘米,宽21.5厘米。然后它的砚面为簸箕形,既利于研磨和储墨,又看起来十分自然。

峰陶砚的珍贵之处,还是它内有3峰,外有9峰,高低错落有致,有着宛若天成一般的深远意境,或许也象征着砚台主人性格正如12峰山峦一般,富有城府,并兼容万物。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该砚台为清宫旧藏,史料记载它出土于河南洛阳,但让专家们感到头疼的是,它的制造年代却存在很多种说法:

第一:两汉说。
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砚台的造型出现多样化正好始于汉代,而陶砚也正是砚台多样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另外,从十二陶峰砚的烧制工艺来看,它和汉代的陶器制造工艺颇为相似,因此有专家表示其为汉代陶砚。

第二:唐代说。
专家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十二峰陶砚上的山峦造型与唐代的山峦绘画,以及山峰石雕石刻等都颇为相似,因此一部分专家们从它身上体现出的唐代风格,判断其为唐代时期的陶砚。

第三:五代说。
有的学者在翻阅史料时发现,宋人在典籍中记载,“未见汉有箕斗形砚池和砚头雕塑山峦的记载”,因此就排除了“两汉说”。其次,在《古砚拾零》中有说明,“花摺足工艺的澄泥箕斗砚,亦定其为五代”,故此有学者判定十二陶峰砚为五代遗物。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故宫十二陶峰砚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呢?专家们争论几十年都没有结果,直到2009年因为一次考古发掘的结果,终于让专家和学者们统一了定论。

这一年夏天,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项目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工人们在挖地基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两处十分特殊的灰色土层,一处距地面1.8米,另一处距地面2米。后来经现场考古专家们的鉴定,判断为唐代时期的土层,并且在随后的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几处墓葬。

专家们对墓葬进行仔细的清理,出土了几件玉器和一些陶壶陶罐,但最让专家们感到惊喜的,却是意外挖出来一件陶制的砚台。经过一番清洗后,发现该陶砚为灰色,其造型也是山峦状,底部有三足,更让专家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件山峦陶砚也是内3峰,外9峰的造型,基本和故宫的十二峰陶砚颇为相似。

专家们将两者放在一起,经过仔细的对比,发现它们的模样差不多,可称得上是孪生的兄弟。专家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最终达成了统一的结论,即十二峰陶砚为唐代时期制造的。

考古是发现历史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破解历史谜团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学习历史就不能不去了解考古,若没有考古,那浩如烟海的史料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一旦有了考古,出土的鲜活文物,就成了证明历史的最佳注脚,而学习历史,就成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