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在年少(一一八)

 老刘001 2019-05-29

当年,北京的小吃基本上是回民小吃的一统天下,如果你想吃一口猪肉馅的包子之类的汉民小吃,肯定要走不少的弯路,而引入快餐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情了。

不知道从何年?何月及何日开始?随着进入京城打工的一些有做饭手艺的外地人跑到北京来寻求发展,开设了一家又一家具有当地特色风味的小吃店,于是几乎是一夜之间什么桂林米粉、河南羊肉烩面、成都小吃、重庆小吃、杭州包子、兰州马兰拉面、马华拉面、黄焖鸡米饭、河间驴肉火烧、美国加州牛肉面、沙县小吃以及各种天南海北口味的盖浇饭等遍布了京城。这些小吃、快餐店的开设,大大的方便了在快节奏下生活的百姓,也丰富了我们的口味,属于那种好吃不贵的亲民食品。

每当我们早上饥肠辘辘的赶路出上班的时候,恰好路过这么一家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店,走进那店铺之后,你要上一碗馄饨,再来一屉杭州的或重庆、城都的小笼灌汤包子,美美的吃上那么一顿,整个上午你大概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愉悦。

上述这些家特色风味的外地小吃,有些已经在京城里落地生了根,从一家路边的苍蝇店开始,逐渐的壮大,于是便办成了常摊,但有些却仅仅是家过客,开张没几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过,随着近期京城市场的整治,对我前面提到的这些小店铺有非常大的影响,至少在我的眼睛里,过去经常能看到的一些店铺已经被整治掉了,再也不见它们的踪影,而且上述这些小吃店的密度也大大的降低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丝丝的不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