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学说中木克土的原因,你知道么?

 意林听语 2019-05-29

特别说明:本文为360图书馆古典命理原创作品,抄袭者必究!

null

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朴素的物质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五行学说中有两个很难以理解的问题,即金为什么生水,木为什么克土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让人备感困惑,几乎成为千古迷题。对于这两个问题,作者也有自己的认识,在这里简单讲一下。主要说说木为什么克土,金生水的原因会在后面文章中论述。

null

首先看看古人对木克土的认识。关于五行所以能够相克,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的解释颇多,说法不一。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中对五行何以能够相胜作了通俗的解释:

“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董仲舒以“五行相胜”比附五官,认为司农为木,司徒为金,司寇为水,司马为火,司营为土,司农克制司营,故木胜土。

仔细分辨两家对木克土解释,会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五行比附五官来解释五行相克太牵强,相当于以人事之理喻物之理,不可能揭示出物之理的实质。班固对五行何以能够相胜作的解释没有说明五行以何种状态相克,并且有点混淆概念。虚实、专散一般指气之性(注:专即聚),刚柔、精坚一般是形之性,而众寡则是描述量的概念。不同的五行存在形式之间没有可比性,班固的解释显然有点牵强。现代人对于木为什么克土的问题也作了许多不同的解释,网上都可以搜到,这里不再多论。

null

其次说一下本文对于木克土的解释。作者在《说一下五行生克中生与克的含义》一文中说过,要想确定五行生克中生与克的含义,从五行生克具体的表现形式中去把握和理解是最好的方法。本文也把五行生克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即气与气之间的生克和形质之间的生克,并在这两种表现形式中解释一下木为什么克土。

其一,当木克土的表现形式是气与气之间相克时,木土之气通过动静相感可直接相互转化相互节止。其中二者所以能够相克是由其性引发,而动静相感是气之性,因此可以从动静的角度来解释木为什么克土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

null

第一种解释。木为少阳为初动,土中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具其中,等量的木土两气相遇,二者相感,由于外来木气的感遇,土中木火金水四气的平衡被打破。木土感遇时,外来木气与土中木气由于动的程度一致会逐渐融合,此时的木气数量最多。木气的这种状况,首先影响的是火气,火会带动部分初动的木气向动的方向转变,火气的量暂始有所增加。火量增加后,再次影响的就是金。(注:影响的首先是金而不是水的原因可从动静关系推导。以下类似问题不再解释。)但金气沉而精,火气推动金气向动的方向转变得需要数量更多的火气,因此木火两气共同作用,最终推动金气向动的方向转变成功,金由初静变为初动。

此时的火气,一方面由于金的反制,会由极动向初动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木气的量大,火气的量少,量少的火气不足以带动全部的木气,反而木气会影响火气向初动的方向转变,因此火气在金气转变后也会逐渐变为木气。此前的木气虽然有损耗,但是火金两气转变之后,木气的量增加。最后水木两气感应,初动的木气带动极静的水气向动的方向转变,由于木气量大,水气会全部转变为木气。至此土中火金水气,都被木气吸收,土气不复存在。故木克土。

null

第二种解释。五行之中,土是个特殊的存在,其特殊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土中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具其中,其性不定,其行不一。二是木火金水以自身阴阳平衡作为存在条件,而土以木火金水四者平衡作为存在条件;土的运动变化不但包括木火金水各自阴阳的运动变化,而且包括木火金水四者之间的相互推动相互作用,因此土的运动变化更为复杂多变。

五行之中的木也比较特殊,其特殊之处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木气是水火金三气转变而成,因此,木兼水火金三者之性。二是木具有凝聚性,而也正是因为木具有凝聚之性,水火金三气才能转变为木气。木土两气相遇,二者相感。

null

首先,因木兼水火金三者之性,因此木能调和土中水火金三者的平衡。火太弱,木助之;火太旺,木散之。水太弱时,木聚之;水太旺,木涵之。金太弱,木滋之;金太旺,木蓄之。

其次,因木气具有凝聚性,木能约束土不一之行,改变土不定之性。由此,木土相遇,木能通过平衡土中水火金三者的变化来约束土气的变化,通过自身的凝聚性约束土气的运行进而节止土气的运动变化,故木克土。

null

其二,当木克土的表现形式是形质之间相克时,引发木克土的因素是木的生长,有两种解释:

一是土太疏,木根植土中聚土不散,水土不流失;土太凝固,木植土中疏松,木约束土的行为,因此木克土。

二是木从土中吸取水分、微金属元素等养份用于生长,木汲取土中物质,因此木克土。在这里克的含义为约束、汲取。其中不明白的读者可参看作者论五行生克含义一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需要删除,请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