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的排病反应(做三伏灸看过来)

 兵书战策 2019-05-29

 巜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也符合健康中国的战略。“治未病”者,无非锻炼、导引、气功、汤药膏方和中医外治法。艾灸者不打针吃药,不会损伤肝肾功能。也不会和锻炼一样产生关节损伤,膝盖痛、腰痛等。艾灸补阳气、祛寒湿,作为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在“治未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故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艾灸的神奇效果。

不过,刚开始施灸的时候,虽然体内的阳气得到迅速补充,身体免疫力得到提升很多人的会出现调整的反应。因为体质的差异,大部分人没有任何不适,但是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会出现不适,灸后大汗、头晕、出红疹等。于是就困惑是不是艾灸没有效果?甚至质疑灸出了问题?

其实这些并不是灸出了问题,更不是不良反应,其乃体内素有伏邪,因艾灸后正气得到补充,邪正相争的结果。亦或者是体内偏于寒湿,艾灸补充阳气后祛寒湿的结果,我们叫他为艾灸的排病反应,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艾灸的排病反应:

01 祛风除寒反应。根据观察,大多数患者都有外排风寒的反应,以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关节痛、放屁等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半个月不等。

02

寒感,灸后感觉体内冒凉风,此多见于寒性体质的人,要多灸。

03

沉重感,一般是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应多灸。

04

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然后才出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寒气外排,寒邪得解。

05

酸痛、疲劳、白天犯困:这和体质有关,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06

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这和体内湿气重有关,艾灸为纯阳之火,助体内排湿去寒。

07

尿频、尿急、尿白。此为肾阳虚弱,可加大灸量。

08

打嗝、肚子咕咕响为肠胃气滞已通,无需特殊处理。

09

腹泻、恶心、呕吐。是脾胃虚寒,湿邪困脾有关,应加大灸量。

10

出水泡,出红疹,出现此种情况首先要排除过敏现象,如果是过敏则不能再灸,如果不是过敏则和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有关。

11

 全身酸痛,这有可能和湿性体质有关,可加大灸量。

12

 灸后关节痛,说明关节处有寒湿淤堵经络。

13

 非经期阴道流血,血块多,经期延长量大,这是子宫在排出淤血。

三伏灸时间预告

预灸:2019.7.1-7.10

初伏:7.12-7.21

中伏:7.22-8.1

末伏:8.11-8.20

加强灸:8.22-8.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