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件和“马踏飞燕”齐名的国宝

 海曲上人 2019-05-29

马踏飞燕的造型想必大家颇为熟悉,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早已经是家喻户晓。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和“马踏飞燕”齐名的另一件青铜器。

将我们的视线转向中国的西南,那里不仅有横断山,还有古滇国。因为其偏安一隅,文化特征异于传统的中国文化。

一件和“马踏飞燕”齐名的国宝

牛虎铜案

湘西的赶尸、沈从文笔下的傩戏、以及《鬼吹灯》中的云南虫谷。

这件青铜器,在名气上丝毫不弱于“马踏飞燕”,一南一北,闪耀中国的文博界。

它就是-----牛虎铜案。

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这是在文博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此物是一件祭祀用的礼器,也就是樊哙说的“人为鱼肉,我为刀俎”中的俎。专家的猜测,此物以牛为体裁,极大的可能是盛三牲中的牛首。在古滇国,牛是三牲之首。

在云南境内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古滇人有着对牛丰厚的感情,牛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生产生活中,更代表着一种沟通天地的力量。

一件和“马踏飞燕”齐名的国宝

以牛为主体的祭祀活动

其中,剽牛是最具有地域特点的一种方式。

所谓剽牛,就是将牛拴在木桩上巫师围绕牛旋转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再将牛刺死。牛倒的方向是一种占卜,如果牛朝右倒下人们便可以出行作战而且一定会打胜战。

剽牛结束后,人们再将牛肉分切给亲友。古滇族人相信食用了牛肉的人,会有勇气和智慧。而牛头则用来供奉神灵。

一件和“马踏飞燕”齐名的国宝

剽牛

那么牛虎铜案到底是一件什么器物呢?

它铸造于战国时期,通高43厘米、长76厘米,重达10多公斤。主体是一头大牛,呈站立状,眼神刚毅沉稳,牛角飞翘、脊上凸显,牛背内凹成椭圆形,像一个大盘子,腹部被挖空,前后腿间焊铸横梁方便小牛舒适站立;大牛腿间站立的一头小牛,神情淡定,怡然自得,残酷的生死大战似与它毫不相干;大牛的尾部正有一只猛虎在撕咬着,猛虎目光寒冷的注视着牛背下凹的部分,似乎势在必得。

一件和“马踏飞燕”齐名的国宝

从审美的角度看

这件器物比例搭配得非常适宜,牛和虎大小恰如其分,另外工匠还将大牛的腹部挖空,焊铸一头小牛,给整个器型的协调美和造型美又加上点睛一笔。将抽象与现实完美结合在一起,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展示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战争厮杀场面。

一件和“马踏飞燕”齐名的国宝

从设计的寓意上看

小牛躲藏在大牛的腹下可以解释为护犊,同时牛虎铜案也寓意着新生,是生命的新陈代谢。大牛死亡的目的是为了催生新的生命,牛虎铜案表达了古滇国人对生命繁衍的追求,渴望族人人丁兴旺,繁衍不息。

一件和“马踏飞燕”齐名的国宝

从设计技巧方面看

牛虎铜案不仅设计理念巧妙,而且还采用了分铸法和焊接等技术,它体型巨大造型精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品。现收藏于中国云南省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