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茂林之家 2019-05-29

本期聊一聊瓷器开片的故事。

一、瓷器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汝窑盘局部 开片特征

瓷器釉面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

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

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

但聪明的匠人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慢慢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官窑瓷器

现代瓷器爱好者,把瓷器表面的纹路特征,叫做“开片”。简单按照尺寸比例可分为“大开片”和“小开片”,按照工艺可分为自然开片和人为开片。

宋代的钧、汝、官、哥窑都有带开片特征瓷器传世。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官窑瓷器

瓷器表面自然形成的开片,是时间留下的痕迹。本期香在室将主要介绍瓷器自然开片的类型。

表面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成牛毛纹。无论何种纹形,开坼都与胚胎无关,开片纹痕绝不会深入,而仅仅开在釉面上。 所以凡是瓷器因年久自然开片者,其釉总似坼而未坼,在若隐若现之间。若为人工开片者,则在瓷胎上豁然显露。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人为开片起源于宋代哥窑,后代皆有仿制。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官窑瓷器

瓷器日久经年形成的开片是具有其艺术生命力的。

正是因为文人雅士对这种“缺陷”产生的高级美的欣赏,才形成了一脉经久不衰的瓷器开片艺术。

宋 汝窑

二、本文简单把常见的瓷器开片分为以下九种形式介绍:

“冰裂纹”开片:是形容在釉面上形成了像冰一样清彻的裂纹。

这种裂纹十分致密,没有缝隙,杂质无法侵入,历经数百年,仍然显得晶莹剔透。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清康熙 郎窑红釉葫芦瓶(故宫博物院藏)

郎窑红是冰裂纹的典型代表。这种开片以纵向为主,横向较少,与血丝般的牛毛纹内外呼应,奇异非凡。从上至下鲜艳如初凝的牛血般的釉色,雍容华贵。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郎窑红釉直颈瓶 清康熙 观复博物馆藏

清代诗人许斋有在《郎窑行·戏呈紫衡中承》诗中写道:“迩来杰出推郎窑,郎窑本以中丞名,……比试成宣欲乱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晴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郎窑绿釉梅瓶 清康熙 观复博物馆藏

汝窑的冰裂纹开片也十分具有代表性。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宋 汝窑洗 冰裂纹开片

开片的汝窑瓷器色泽独特,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似玉、非玉、而胜玉。

“文武”开片:形容陶瓷器物上下左右,通体开片。

其中呈大型的不规则开片,比喻为“文片”,当中又套有较小型的开片,比喻为“武片”。

自古以来就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比喻,以此来形容这类开片的形式颇为恰当。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南宋 官窑灰青葵口碟 文武开片

这种开片以宋官窑、哥窑特征最为显著,也是这类瓷器除紫口铁足之外最大的特征。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宋官窑粉青釉葵口盘局部 “文武开片”

后世明代成化、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仿哥窑制品多仿这样的文武开片特征。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宋哥窑胆瓶局部 “文武开片”

“鱼鳞”状开片:形态是在肥厚釉层的层与层之间产生的层间开片现象。

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开片现象,主要集中在北宋汝窑、宋官窑和少数南宋龙泉窑制品上,其他品种未曾见过。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故宫藏北宋汝窑三足奁的 局部鱼鳞状开片

这是故宫藏北宋汝窑三足奁的局部开片。可以从图片上清晰地看出这种层间层层叠叠、晶莹闪亮、犹如鱼鳞状一般的开片。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尊

原因是这类瓷器釉层很厚,有些甚至超过了胎体厚度。如此厚的釉层是多次上釉形成的,每次上釉都要等干燥后再施,故各层釉之间薄厚不均,瓷器烧成后,层间应力不同,在层间产生断裂。目前河南汝窑研究所已掌握了这类工艺,不过仿品开片过于密集,显得刻意做作,不如真品那般酣畅自然。

“金丝铁线”型开片:传世哥窑瓷器的特殊纹饰。

因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呈深灰似铁,小开片呈酱褐色,似金丝而得名”。这种释义仅将开片的特征表述出来。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宋 哥窑弦纹瓶

这种开片属于人工二次开片,这在古陶瓷品系中是绝无仅有的。

古代工匠利用哥窑出窑前骤然冷却的方法,釉面内应力急剧释放产生大的开片。然后将瓷器浸泡入含铁的溶液中,裂纹将铁物质吸附进裂纹内形成“铁线”效应。再将这种一次开片的瓷器放入窑炉内烘烤,不等釉面熔化,再进行第二次骤冷,使釉面再次在大开片中产生小开片,再将烧成的瓷器放入陈腐的茶叶水中,裂纹再将茶碱之类的色素吸附进缝隙中,就形成了大片套小片,铁线裹金丝的艺术效果。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明成化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故宫藏

这种哥窑特有的工艺是自宋以来古代工匠人为掌控开片的典型例证,并被元、明、清继承与延续至今。当代仿品中也使用了这种工艺,但远未达到真品的古拙之气。

“百圾碎”开片:也是哥窑开片的一种,但是纹片更细碎。

形成机理是出窑前降温过快,致使釉面四分五裂,裂纹密如攒珠。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南宋官窑鱼耳炉

晚明天启年间的“煨瓷”釉面上被称作“鱼子纹”的开片也是这种效应,不过是名称叫法不同。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百圾碎”开片

《饮流斋说瓷》中提到“器小开大片,器大而小片皆足贵也。晚近以来则不贵哥窑之开片,而贵郎窑之开片。大抵开片瓷器,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可贵也。”这是自古以来人们鉴赏的标准。

”鱼子纹“开片:网格很小,细密。

主、副线较细、较浅,没有白色短纹,形似剖开鱼肚后看见的鱼子团。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典型鱼子纹开片 局部

“苍蝇翅”开片(与蝉翼纹同类):常见于唐三彩釉面。

以斜线纹为主,副线有较多的白色短线,主线纹深,形如翅膀上的格纹。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蝉翼纹 开片

唐三彩是唐代盛行厚葬之风的产物,并吸收西域风情,塑造出了器型丰富、绚丽多姿的器物,充分昭示了盛唐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唐三彩局部 苍蝇翅开片

唐三彩属于陶质胎体,胎釉结合度不好,在千百年地下埋藏中,受到水气的侵蚀,器物裂析成苍蝇翅膀大小的细碎透明开片,四周微微翘起,如同干涸的池塘泥土四周翘起一般,属于历史性自然开片范畴,至今造假者无法仿制。这也是鉴别唐三彩真假的要领之一。

“芝麻纹”开片:这类开片形态与唐三彩釉面开片类似,细如芝麻颗粒。

这种开片因附着在瓷化胎质上,附着力相对强,釉层无翘起现象。唐长沙窑制品最具代表性。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芝麻纹”开片

”鸡爪纹“开片:形状似鸡在湿地上留下的爪痕。

《百宝总珍集卷九:青器》“汝窑土脉滋润,与高丽器物相类,有鸡爪纹者认真,无纹者尤好,此物出北地。”这是南宋人的真实记载。后世因无此传世品可查,故变成了“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明·曹昭《格古要论》语),考古发掘已有佐证(孙新民,郭木森《汝窑瓷鉴定与鉴赏》)。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鸡爪纹 底足

三、“开片”产生的艺术效果

开片是陶瓷烧造过程中或是历史原因而产生的釉层断裂现象,在世俗眼光中认为是一种缺陷。

但是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工匠正是利用这种缺陷,化腐朽为神奇,人为地利用开片效应,产生了变幻莫测、鬼斧神工的艺术效果。

当生命有了裂缝——瓷器开片那些事儿(上)

宋 汝窑

陶瓷是静物,尤其是陈设器,往往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感觉。那条条纹路、块块纹片纵横交错,忽断忽连,目光沿着纹线追寻而产生浮想联翩,产生了跃动迷离之感。

而静置瓷器的开片恰到好处地为其增添了一抹生机,赋予了古陶瓷千年不朽、长青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这便是开片艺术的魅力所在。

正如“当生命有了裂缝,阳光才能照射进来”之美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