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诊手记:口腔溃疡一例

 静听圣音 2019-05-29

G女士60多岁,患口腔溃疡近一周,症见右侧舌边,说话及饮食困难,同时伴有舌尖发麻症状。

患处在右侧舌边,识证为上焦,右病左治,取患者左手,在太阴经鱼际穴刺入一针。针入,我就问G女士,有变化吗?她说,好了一点。

太阴经“连舌本,散舌下”,患处在舌头右侧,从经络同气、三焦同气来看,可取手掌的鱼际穴。

如果在足部取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也都是很好的选择,当然也可以通过寻找阿是穴来确定。

随即表里倒换至阳明经合谷穴,患者说又好多了,还有一点点痛。

太阴经鱼际穴倒换至阳明经合谷穴,除了是一对表里倒换,还考虑太阴、阳明的调中之用。

然后又在少阴经少府穴刺入一针。患者说,感觉不到痛了。患者此时说话已连贯很多,不再像扎针前那样含混不清。

少阴经“挟舌本”,也是对治口腔溃疡的一个重要经络。

舌尖怎样了?我问。G女士说,发麻症状依然还有点。

舌尖不适,一般也是考虑太阴经、少阴经,这两条经络刚才已取穴用针,但是不适症状没有全部消失。我随即又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八邪处刺入一针。针刚进去,G女士就说不麻了。

八邪处这一针,既是与少阴经少府穴上下倒换,又充分考虑了少阴经之络的因素。

G女士活动一会舌头说,溃疡患处舌头边缘一侧还有些不适。我将少阴经少府穴,表里倒换至太阳经后溪穴。针入,G女士说,好了。

症状消失,我顺手又在其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各刺一针,与之前的合谷穴、鱼际穴形成上下倒换。

留针结束,G女士的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我嘱其回家注意休息,如有症状继续针治。

隔天二诊,G女士说疼痛不适已经没有,但患处麻辣症状还是比较明显,是那种像麻辣火锅一样的味道。

依然取其右手,在少阴经少府穴刺入一针。针入,G女士说有一点变化了。

看她说话有些迟疑,感觉变化不是很明显,于是又在太阴经鱼际穴刺入一针。针刚进去,G女士就说好多了。

患者反映强烈,传递出一个信号,很有可能这条经络比较敏感。我跟着进行上下倒换,在其大拇指远节关节外侧刺入一针。G女士说,好了,没啥不舒服了。

患者症状改善比较明显,这次没有加强阳明、太阴调中。

第三天, G女士说患处平时已不再疼痛,但还有点麻木感,吃饭时疮口处还有些疼。

在其右手太阴经鱼际穴刺入一针,她说患处马上有变化了。随即又在阳明经合谷穴刺入一针,G女士患处不适消失。

口腔溃疡如果在舌本,从太阴经、少阴经着手。如果溃疡部位在口腔内壁或者唇口部位呢?

循行唇口的经络,有厥阴经、阳明经、任脉、督脉等。

足厥阴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足阳明经“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任脉“别而络唇口”,督脉“上颐环唇”。

这些都是对治唇口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所要考虑的经络。用针后如果效果不佳,除了进行上下、表里等阴阳倒换,还可以通过阳明经、太阴经调中强化疗效。

前阵子有个男性患者,溃疡患处就在唇下,说话、饮食困难,在其左手厥阴经劳宫穴、阳明经合谷穴、任脉列缺穴三针下去,不适症状就消失了。

倘若在手部取穴后效果不明显,有可能患处最佳同气点不在手部,那么,在足部取穴用针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