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颂(六字词)第二章:华夏渊源注释

 三辅 2019-05-29

第二章:华夏渊源

 蓝田大荔李村,(5)  皆是民族前身。

 杨官姜寨半坡,(6)     华夏渊源于彼。

 盘古卜婚福地。(7)     女娲伏羲洞天。(8

 黄帝树艺五谷(9)    炎帝发明耒耜。(10

后稷教民稼穑。(11)大禹壶口治水。(12

注释:

蓝田大荔李村(5):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他们的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公王岭还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不但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属,如中国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梅花鹿等,而且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这表明公王岭人类化石的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属中更新世早期,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粗健直立人化石的哲蒂斯层,或阿尔卑斯冰期系列的贡兹-明德间冰期。在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们多半见于公王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许多学者认为,陈家窝的时代晚于公王岭,大致和北京人的相当;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公王岭相同。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公王岭地点早于陈家窝地点。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 可与之相比。

        蓝田三皇故居华胥镇: 华胥镇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圣地,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陵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陵,华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淮阳名胜》一书中指出:“古时候我国西北的华胥氏之国,是华胥氏居住的地方。”《太平环宇记》“蓝田卫三皇旧居,境内有华胥陵”。《陕西通志》中说;“羲母(华胥氏)陵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蓝田县志》中说:“蓝田县内有华胥陵,是称三皇故居”。 

        目前多位专家学者根据历史记述以及经过研究考证后认为,华胥氏在中华先祖中的位置是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系。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过‘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可见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因此,华胥氏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华胥陵是全球华人的祖根所在。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

       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 大荔人 :1978年,大荔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头顶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与大荔人化石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约为15~20余万年。大荔人与北京猿人及中国的其他早期智人化石可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大荔人代表智人的一个新的亚种即智人大荔亚种。在大荔人头骨化石出土地点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包括古菱齿象、犀、马、肿骨鹿、斑鹿、野猪、野牛、河狸、普氏羚羊、鼢鼠等哺乳动物化石,鸵鸟化石,鲤、鲶等鱼类化石,蚌、螺等软体动物化石。其中最有意义的是肿骨鹿,它是北京猿人洞中的代表性动物之一。它表明大荔人的时代与北京猿人接近。大荔人的工具主要是石片石器,用石块、小砾石和石核做的也占一定的比例。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尤以凹刃刮削器数量为多。其次是尖状器,还有少量的雕刻器和石锥。大荔人的石器在类型和修理方法上与北京人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大荔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在中国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史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填补了我国历史上人类由蓝田人(今陕西省蓝田县)向丁村人(今山西省襄汾县汾河附近)过渡的空白,为研究汾渭谷地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大荔人头骨化石对于了解和确定陕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性质也极为重要。

      沙苑文化:中石器時代文化。1956年发現于陝西省大荔县的沙苑。文化遗物为细石器和石片石器,沒有发現陶片。石片石器较為原始,但细石器(特別石鏃)则是該文化进入中石器时代的特征。中石器时代文化在我国发现不多,沙苑文化是我们祖先从旧石器时代走向新石器时代的传承。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标志 李家村文化: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城南葛石乡和平村。先后发掘出石斧、石锛、石铲、砥砺器、刮削器、陶罐、陶鼎、陶碗、陶盂、陶锉等,其中以圈足碗、三足器、平底钵及扁平磨光双弧刃石铲等最具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还发掘出墓葬区1处,瓮葬罐2个,房屋遗址1处,并有鹿角、兽骨等。遗址距今7000年以上,处于母系社会阶段,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专家认为,“李家村文化是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一个较可靠的线索”,“是联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纽带。”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将西乡县李家村遗址正式命名为 “李家村文化”,作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标志。  

    杨官姜寨半坡, 华夏渊源于彼(6) :

    杨官寨遗址: 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一座距今5000多年前规模超巨大的史前聚落,其文化堆积以仰韶晚期和庙底沟文化为主,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地处泾河左岸阶地上,现存面积80余万平方米。2004年5月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超过17000平方米,发现房址49座、灰坑896个、壕沟9条、陶窑19个、瓮棺葬33个、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类文物7000多件。这个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的遗址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惊喜,特别是,考古工作者在杨官寨遗址发掘出一处庙底沟文化时期聚落环壕,这也是目前庙地沟文化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环壕聚落,从这里人们依稀看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模样,看到了中国文明正在以此为起点逐渐形成。

       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遗存  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4400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的临潼县。发掘于1972年~1979年。姜寨遗址是一处与西安半坡遗址同时期的原始社会部落遗址,遗址内存在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遗存,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内出土的石器、陶器、铜器、骨角器、蚌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1万余件。陶器纹饰中的“蛙图”,被称为中华始祖女娲时代的“图腾”。此外,在遗址内仰韶文化层中还首次出土了黄铜片。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对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也有着重要价值。姜寨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生产技术、婚姻制度、文化艺术、墓葬习俗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 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小口尖底陶瓶,高五六十厘米,最大直径二三十厘米,上部有环耳,打水时,尖底会自动倾侧进水,小口水满后会自动口朝上,提水行走甚或远涉可减少泼溢。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2个男子和4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

        盘古卜婚福地(7)盘古山: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集义镇和寿峰乡之间,地处黄河沿岸,系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开天辟地始祖盘古曾在此“卜婚”。在我国人类发展史上,传说是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的,是最早叙述天地起源的故事。盘古山在宜川县的古大梁山之中,雄踞群山,高耸挺拔,谷深林密,人迹稀少,东临黄河,西接大岭(梁山主峰),南是龙门,北近壶口。在集义镇东2公里处有座盘古庙遗址,据当地人讲此庙过去规模很大,也很古老。当地有个公山母山的传说,说集义南边的山是公山,即盘古,北边的山是母山,即盘古妹妹,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还没有人的时候,他俩晚上婚配,白天就分开,这样就繁衍下人类。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在两山之间的川道里建起盘古庙。据寿峰院明代碑文记载:“西耸盘古真梵”。说盘古寺”在寿峰院的西边,可见盘古庙的存在更早。这里不但有盘古山,而且还有人祖山、人祖庙。在盘古山南不到100公里处的韩城市禹门口,发现的“禹门口洞穴遗址”,从实物证实在5至8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存。在盘古山的西边不到100公里处,发现的“黄龙人”化石,属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过渡型,距今3至5万年。这两处遗址足以说明由猿到人的演变事实,与盘古的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女娲伏羲洞天(8):女娲为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凤姓。女娲山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女娲山乡境内,海拔988米,古称中皇山,异峰独秀。山上建有女娲庙。 《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斩鳌足撑天倾”,用“柱子”将苍天撑住。在安康东南距平利五六十公里的地方,有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名叫“天柱山”,据传此山乃鳌足演化而来。女娲庙所在山峰向南500米有座山叫“偏头山”。据当地百姓讲,当时女娲在炼石之成后,奋力举石补天,第一脚踏力过猛,将此山踏歪偏向山南一侧,故得名“偏头山”,相传山上曾留下女娲的脚印。女娲第二脚踏向中皇山,将该山山头西侧夷为平地,后在平地上建起现在的女娲庙,中皇山因庙而又得名为女娲山。女娲庙坐落在女娲山乡七里村。据当地百姓介绍,解放初期的女娲庙十分庞大壮观,在平利堪称第一寺庙,有四扇大门,房宇百余间,殿堂三层,故又称“三台寺”;庙内住僧人二三十余、居士若干。相传,女娲采金州(现安康)南山五色石炼之补天,救民于水火,从此百姓康泰,风调雨顺。为颂扬女娲“补天”之功,夏代在女娲山始建宝灵寺,后改为中皇庙、女娲庙.香火极盛,“登探者淑匿纷来,瞻礼者贤否沓至”。《路史》云:“女娲始治于中皇山,继兴于骊山”。中皇山即女娲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娲庙。解放初期,女娲庙仍保存完好。平利县收藏一块《中皇山女娲氏庙碑》,系清雍正十三年修葺寺庙时由当任知县古沣撰文,博引古今文献较系统地阐述了女娲神话传说。庙碑高3.3米、宽1.3米,欧体楷书,由3块梨木精刻而制,工艺极为考究,系平利发现最大的木质碑刻

       女娲宫:在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上,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娲补天”而建的。

      伏羲洞”和“女娲洞”:文物工作者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白马滩镇窑科村半截沟,发现了两个洞穴,相传伏羲与女娲曾在此居住过,当地人叫“伏羲洞”和“女娲洞”。“伏羲洞”,深32.2米,最高处2.2米,最宽处1.5米。在此洞对面山坡是“女娲洞”,在洞内挖掘和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灰坑、石斧、兽骨等。文物部门确定为“黄龙半截沟旧石器遗址”

      伏羲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土岗乡伏义河一带。伏义河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本来就叫伏羲河,后来误写成伏义河,是伏羲住过的地方。盘古时期是从猿到人的进化时期,到了伏羲时期我国才真正进人了人类社会,是中国 社会文明的开始。伏羲时期发明了用网捕鱼、捕鸟,利用天然地形,修筑城寨等等。传说在伏羲时,有龙马背负《河图》从黄河出现,伏羲得《河图》于此地,据《河图》而画八卦,故把黄河这一段叫“伏羲河”。在土岗乡小程村的山上,可见黄河形成的大S,传说是伏羲画卦处,今建有画卦亭。因伏羲在这里从黄河自然形成的乾坤湾得到启示,仰观象于天,俯视法于地,中观物于人,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始定阴阳,画八卦,开易学先河。距此地不远有伏羲祭祀天地的遗址,也叫伏祀里,因有伏祀庙而得名。传说庙里的神像是人头蛇身的伏羲和女娲。伏羲河山旁北侧的悬崖上,有一长条岩洞,约30多米长,叫伏母寨,面对黄河乾坤湾,传说是伏羲母亲风华胥住的地方。在伏母寨山的南百米处,距伏羲河村约2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古洞穴,挖掘出石斧、石铲、陶片等物,属于仰韶文化遗物,证明在六七千年前这里有人类生存。伏羲时代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代,伏羲是知其父的第一人,其父叫雷泽,传说人头龙身,能呼风唤雨,人们叫雷神,在伏羲河北边的雷家岔一带有遗址。在这一带还流传着伏羲和女娲婚配的传说,从虎头赤北望,黄河岸边还有一块磨盘形状的大石头,传伏羲和女娲从山上滚下的磨盘。再从民间的碾磙和场里的石磙上的图案看,基本都是由八块组成,成八卦象,这里的人请客也叫吃“八大碗”。这里的民间剪纸也有“伏羲画八卦图”及“女娲补天图”等。说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伏羲文化遗址也是伏羲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黄帝树艺五谷(9):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相传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黄帝陵园最早建于秦代。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开宝二年,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对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

        炎帝发明耒耜(10: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一带)。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关中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他们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又传说他遍尝百草 ,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 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

      宝鸡为炎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5000年前的上古时期,以炎帝神农为首领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这里。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龙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的场所。如果按照“八世炎帝”的说法,第一世和第二世炎帝都生与此,葬与此,第八世炎帝葬与湖南酃县,后改名为炎陵县。如果只按照一世的说法,炎帝只存在于宝鸡。  

      后稷教民稼穑(11) :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原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又名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古农师后稷封地(有邰国遗址),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咸阳市武功县境内。武功县是现存后稷遗址最多的地方,其中教稼台为“关中四台之首”,有后稷的母亲姜嫄圣母的陵墓,有坐落在小华山之上的后稷祠和姜嫄圣母祠,有着教稼圣地之称的东河滩。

     大禹壶口治水(12)《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境内,被誉为“天下奇观”、“民族魂”。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千百年来,这里游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滔滔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地涌来,骤然归于二三十米的“龙槽”,倾注如壶口,形成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当河水流经于此,以其巨大的力量,泻入谷中,呈现出“水底冒烟”、“霓虹戏水”“旱天雷鸣”、“睛空晒雨”等多种奇幻景象,显示出“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宠气慨。宜川民间亦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禹王宫: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西10公里处。原建筑始建于唐代。禹王宫亦名禹王庙或嶓冢祠,原是一套古香古色的三合院,桂花树即植于庭院之中,禹王宫特为赞颂大禹亲历嶓冢治水的功德而建。禹王宫虽已毁,但宫中古桂仍留存,古桂周长丈余,巨枝七出,枝壮叶茂,形若碧绿的华盖。自唐以来香火不绝。每年金秋花发,十里飘香,所收集的桂花被当地人酿成桂花酒,奉于树上,传说中被吴刚带到月宫招待各路神仙。距禹王宫十里的白崖湾,崖湾垂蔓古木之下有一石洞,广数丈,洞口有一钟乳石状如卧牛,石牛背部有8个古字,非篆非隶,莫可辩认。距石牛20余米处,一盏寒泉由崖隙中涓涓流出,清洌澄碧,远伸成溪,这就是我国第一部地理文献《禹贡》所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汉水发源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