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联:“太白感念磨针意”,李白受老婆婆指点感悟,走上人生巅峰

 江山携手 2019-05-29

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体现在文化领域的很多表现形式,像诗词歌赋、像对联、像书法等。对联是所有文化中,最大众化的一种,受到了文人和老百姓的追捧。对联的表现形式,作为一个中国人,想必都知道。对联分为上下两联,遥相呼应,内容短短几个字,但是很丰富。对联是古人文人,最喜欢的一种文化。虽然他们寄情于诗词歌赋,但最基础的对联文化,是他们的最爱。今天要说的,就是对联文化,而且主人公是妇孺皆知的李太白。李白,我们都不陌生,他也是我们后代,最熟悉的诗人,我们学习古人的诗词,他的作品被收录到课本中,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他很熟悉,包括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李白的出现,而没有变的,就是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被人称为“诗仙”。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学高人,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从小不喜欢读书,不仅顽皮,还逃课。私塾先生,都拿他没有办法。反过来,小时候,就他如此的学习态度,也没有人会认为,他未来会是个在文学界有成就的人。而激发他潜能的,竟然是一位老婆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妇人。一天小太白,跟小伙伴们玩耍,不慎走散,自己就独自走在了大街上,路过一户人家的大门,他就想着进去讨口水喝。

进去之后,院子里面,坐着一位老婆婆,她正在磨着一个东西,看着有人进来,就打招呼。知道其来意后,就到屋子里给他拿水。然后,老婆婆继续工作。小李白看着老人的工作,很是诧异,问老人在干嘛,老人说自己在磨铁杵,把它磨成针状。听后,小太白就大笑,怎么可能。老婆婆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听完老婆婆的话,小太白似乎明白了什么。回去之后,从来没有逃过学。

太白再次来看老婆婆,老婆婆很是欣慰,于是出一上联:“太白感念磨针意”,而李白此时,也感叹,自己竟然在老婆婆的指点下,感悟到了学习的真谛,才有了后来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从此成为人们心中的文学高人,走上人生巅峰。他对下联:“浪子回头金不换”,肯定了自己,也寓意对老婆婆的感谢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