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室内设计师看园林设计落地难

 BGG6ihmcf7rkqk 2019-05-29

最近2年很多顾客要我给他们的庭院做设计,我很少有容许的。固然景观设计的课程我有学习。但是,毕业之后从事室内设计;虽然两者都叫“设计”,可对“专业”摸得越深,越熟知“专业”这两个字的份量。

隔行如隔山,不能乱来。


景观设计,不像“室内设计”那样,其中运用的“资料”会有“规范的行业标准”。

譬如说:

设计客厅空中效果,我用要1200*200的木纹瓷砖铺贴,设计效果图如下

我们到市场上,就完全可买到一模一样的花色规格的瓷砖。

景观设计则不同;

景观设计设计图是这样的:


而石头市场里,我们看到的状况是这样的。

想设计出效果,还得设计师去乱石堆里挑。

设计师要亲身:找石、选石、调石(现场调试组合)

 ------- 

搭配上各种植物,乱石碓里的石头才被赋予新的艺术生命。


如果设计师不亲临现场做“现场二次创作”;  这些“不规则”且“没有规范”的资料, 由普通的园艺工人“凭经历”堆砌 ,最后的效果可能会是这样的

但是:

在景观设计中:把“没有规范长相”的石材运用好,还不算太伤脑筋的事儿。 能控制苗木的“生命规律”,去效劳好设计效果,这才是“设计大咖”们有独步江湖的上层武功。

譬如,很多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是这样的:


这些树的长相,就像依照着设计师的“构图需求”而生长似的,那样文雅别致。 

而去苗圃里看,大多树都是这样的。


很多苗木选过来的时分,“外型” 不一定长好了。这就靠有经历的设计师去选择和预判、去估量:“ 这棵树2-3年内,能够长成什么样漂亮的外形 ”。

即使我们能请到做事负责的园林施工方,他们会认真的“按合同办事”;可是, 合同能写分明的只是这棵树的直径多大、高几米;却没法写分明这个树的“长相”是什么样子,更不能担保,这棵树3年之后会长成什么外型。 

于是,靠设计师去控制苗木的“生长轨迹”,以确保最后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控制 “这个技术”  对一个景观创作而言,得有十分深沉的功底。

庭院里,很多我们看到的“浑然天成”,其实是设计师“用心良苦”的结果。


苗木用车子拖到施工现场后,设计师要指导种植角度,要使其以最美的外型呈现于园中。

像摄影师给模特找最美的拍摄角度一样,指导模特做外型; 可树不会主动配合做外型,

图为实干的景观设计师,现场指导 “调石”。


日本园艺巨匠与中国青年设计师在施工现场交流执行计划

综上所述:

室内设计强调的是:前期的设计准备,要做充沛;以尽量减少图纸在施工的过程中被重复修正。 而景观设计会更强调现场“二次创作”的重要性。

所以说,隔行如隔山,半点工作差别,结果就会千差万别。

没有深沉美学功底的设计师亲临指导,这造园现场石头 树苗的每一个构图方式, “意境”是很难被布置出来的。


上图:远景有高密林为背景,中景有婀娜文雅的小树,近景奇石沙海,均为设计师深思熟虑后的布景。

苗木种下,她的生长轨迹,在日后能否为“景观”添加美丽。这要设计师对苗木的生命规律有足够的研讨和控制。


上图:不同生长特性的苗木上下相映,塑造了园子里参差有致的格局。

上图:苔藓、石头、矮灌木、树叶 ----  春秋轮回,庭院颜色斑斓照旧;

一切在开端就布好了局。

在:公元1631年的中国就有造园巨著《园冶》 。

对景观建造有系统的考究。

考究:可居,可游,可赏;

考究:有景、有情、有趣;

- - - - - - -

考究:以物寓情,以园载道;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万波波若。

形形色色“景观意境”里,常常会别出心裁的表现着“中国聪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尔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些“造园之道”无时无刻都在考验着设计师的文化修为。


可遗憾的是,当下的市场,“敬畏专业”的人并不多。

我听到讲得最多的是:

“景观不就是种几棵树,铺几块草皮吗?”

 - - - - -

说这样话的人,不晓得是“自我包装式的吹嘘”, 还是因无知、而自信呢?


勤劳仁慈的“景观工人”他们是会挖土,他们不怕累。

但,他们会选苗?他们会布景?

 - - - - -

以物寓情、以园载道的造园精粹,靠几个工人临场发挥就搞定?

结果不可思议。 

- - - - - 

于是,大量漂亮的设计图在落地执行中,大打折扣!!


每当有重点市政项目,要以高规范的“ 景观设计竞标 ”时,只需国外专业公司一介入,我们就被挤压得,想走关系都没有时机。

跟老外同事多年的李同窗跟我说: 其实不是我们中国人笨,而是我们太聪明了。国内很多景观公司派个腿子项目经理,一上工地,咔咔咔几个坑就挖好了;  老外呢?派个“一把年岁的设计师”,到工地上抓把土还要“发愣”半天。


设计师觉得项目现场的土质不利于原设计计划中所选用苗木的生长。

回忆园林设计的历史,固然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不少优秀的景观案例和造园典籍。


而如今,重点景观项目的竞标中,我们一看到“国外公司”的设计团队,只能退避三舍。  是他们的设计思想比我们更先进吗??

依我看一定。

他们总是赢,

是由于他们“服行”!

他们对“专业”有敬畏心!

他们比我们较真!

  - - - - - - -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们的造园艺术具有共同的民族作风和高超的艺术程度,我们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当下国内的各种教授所著“造园艺术之作”也是层出不穷。

 - - - - - - -

 而当下的景观施工现场,却连个跑龙套的设计师都很少见。

老祖宗《园冶》里:

说好的,有景、有情、有趣呢?

说好的,要考究曲径通幽呢?

说好的,要考究步移景换呢?

这些意境的塑造,一定靠几个拎着锄头的植树工人就能够完成?


专业同行认真看,这草皮这么铺设,施工工艺到位了没有?

我们的专家在书房里“参考典籍”“著书立说”的时分,国外设计巨匠们正在造园的工地上:捧着泥土,灰尘土脸的考虑。

我们很多巨匠还没有走出办公室的习气。

以至觉得镇在办公室里的才是“真正的大咖”。 我们设计文化里仿佛少了些务实的肉体,过盛的是 “装逼文化”。


设计师在摆弄着园艺小品

甲方女老板说:这人明明能够靠脸吃饭的,为什么要做设计?

尽然还跑工地上来拼工作态度。

就像同窗跟我说的:就目前这个国情看,只需我们的巨匠和专家们,脱掉油亮的皮鞋,戴上太阳帽,走到热汗淋漓的园艺工人队伍中去 ,即使去做几个“不起眼的项目”,可能比他们写几本书更来得真实。

选石,调石,选苗,苗木搭配,苗木的生长规律等等

这些工作,哪一项不是要泥巴地里磨出来的?

布景观,造意境,讲学究 - - - - -

这些学问,哪一项又是普通工人能够参透的?

由此可知:景观设计师,要能文能武;

要能:

博学多才藏心腹,泥巴地里践真知!

你家的请的“景观设计师” 是这样的吗?

师傅在工地指导景观排水的施工。

日本枯山水造景施工现场

小景观布景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