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午后,我们一行采访拍摄团队来到青浦重固镇的一间工作室,从事了32年新闻工作的黄伟明,退休后悄悄在此建立了个人设计工作室。曾以“生灵的呼唤”等油画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他,如今在这个静静的环境中“玩”出了新高度:他用报废的红木当作画纸,创作了一系列曾经实地采访过的澳洲土著元素、以及新西兰毛利族生活标识现象;他又以各种名贵木材的废料,痴情地雕刻着具有概念性的当代文化和历史意义的系列小品,如鎏金自由流淌在名贵乌木之上,打造出当代木制雕塑装置的个性标签;用金薄纸片与乌木一同贴标出史诗性的甲骨文贴语言等等。 -黄伟明先生在创作中- -黄伟明先生的工作室一角- 带着对以上作品如何诞生的好奇,我们踏进了这间令人期待的工作室。拍摄的这一天秋高气爽,一路从喧嚣的闹市到了安静的郊外,走进开阔、明亮的工作室时,立刻感觉整个人沉静下来,那一瞬间闻到了混合着红木的香气与颜料独特的味道——这种交融带着新鲜感,令人在平静之下感到兴奋。 镜头前的黄伟明正带着一群学生研究,如何用制作红木家具时废旧的木料做事物性创作。黄伟明言语不多,启发几句之后,就耐心地听着学生们的主意与分析,鼓励他们上手实践,并在关键的步骤辅导帮助。如果说媒体工作是半生缘,那么潜心于个人工作室里无拘无束、安安静静地享受无界限的艺术创作,则是他向往已久的下半生。 波 (大型概念木作) 340×148cm 材质:血檀木 交趾黄檀 巴里黄檀 大果紫檀 银箔漆 皮骨 (概念木作) 51×32cm 材质:血檀木 银箔漆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玩’是一种最宝贵的心态,它转瞬即逝、难以强求。”或许正是黄伟明这一颗朴拙的“玩心”,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驻留在此,其中既有成熟的艺术家,也有艺术学院的学生,更有并非科班出身却热爱艺术的孩子们。 一直保持着直爽脾气、个性鲜明的他,却是一位考虑细全的完美主义者,看着他的工作室从桌上到墙上的布置,绘画与木制雕刻房间的划分,甚至连同学们授课区域摆放的椅子和工作台,都井井有序、清爽至极,他跟我说:现在所谓工作就是白相的地方,弄清爽了待在里面是一种享受嘛。离开职场后能够纯粹地享受自己亲手搭建的小环境,并且还能无意间吸引到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来此聚艺,则是他最开心的收获。 甲骨岁语 (概念雕塑) 11×86cm 材质:乌木 金箔漆 史骨 (概念雕塑) 68×57cm 材质:乌木 金箔纸 鎏骨 (概念雕塑) 23×79cm 材质:乌木 金箔漆 “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绘画和其他艺术创作是爱好。”黄伟明不喜欢别人用画家或艺术家称呼自己,而“老师”这个称呼则格外令他感觉快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被尊称一声老师,黄伟明便自动地“背上了课题”,会认真思考如何启发、带领这群大孩子一起开拓思维,探索新的创作。去年,他与三位研究生学生举办了联合展览——《我们的艺术故事:四人综合材料艺术展》,展现了他与年轻艺术家关于材料的概念与实践探索。混搭作品引发了大家对于材料运用的新鲜畅想。 风骨 (概念雕塑)45×21cm 材质:乌木 纯骨 (概念雕塑) 30×45cm 材质:愈创木 “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至于其他的,不重要也不强求。” 一位资深新闻人的“艺术下半生”,隐于郊外,享受恬静安宁,一颗孩童般的玩心,吸引了同样雀跃、纯粹的年轻人。黄伟明的工作室是一种对艺术的新鲜解读和实践:真正的艺术可以跨越年龄,打破任何界限和框架,使人意志坚定而专注,享受纯粹的片刻,他认为:足矣。 交叉 (概念木作) 200×90cm 材质:带树皮血檀木 白木 照 (概念木作) 110×50cm 材质:大果紫檀 巴里黄檀 白木 -黄伟明与部分学生在工作室- -创作中的黄伟明- -创作中的黄伟明- -有时在画室练练字- -友人到画室访问的留影,国际关系专业的氛围,都在画室中呈现- -工作室一角- -工作室入口一角- -托科马约尔之恋- -原住区的天空- -原住民的语言- -在轮回中的生命- -山水血檀木- -装置 鱼架 愈创木 - -油画 天相 100×100cm- -油画 地灵 100×100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