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让孔子仰视的弟子——子贡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19-05-30

子贡,是三千弟子中让孔子仰视的弟子。子贡,在当时的一些人眼中,是比孔子还要贤良,还要名声显赫的人。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

子贡很神秘,他到底有何德何能,竟然让这些人把他的名字、地位抬到了他的老师孔子之上。

《论衡·讲瑞》中记载,子贡拜孔子师,第一年认为自己超过孔子,第二年认为自己和孔子同一水平,第三年才明白自己比不上孔子,才开始了甘心请教。

01

孔子眼中的子贡

孔子曾说子贡善“言语”,“ 子贡,侃侃如也”。

有一天,子贡问:“老师呀,您看我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瑚琏”。

瑚琏是古代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从这里看出,孔子认为子贡在某一些方面具备很好的才能——治国之才。但我们知道,孔子曾经说:“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子贡不是真正的道德君子,还不是全才,通才。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孔子的弟子是否能处理朝政,孔子全部回答可以,但对每个人评价不同:“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对于处理政事,做事果断,通达事理,多才多艺是不同的。

无疑,子贡的通达事理才能,才是处理朝政最需要的能力。孔子的回答也可以看到,他对子贡的评价之高。

孔子对子贡非常喜欢和器重,常常在日常教学中,将重要的思想真谛传授给子贡:如何为“仁”,如何为“士”,如何为“政”,如何识人,如何交友,如何做君子,如何评价管仲等。

一次,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领取国家赔偿金。

孔子一针见血指出他的错误:你不拿赔偿金,意味着鲁国人不肯再为同胞赎身了;因为按照鲁国法律,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有人把他赎回国,会得到国家赔偿金;你现在自认为做了一件高尚的事情,不领取赔偿金,弄得每个人以后都不好意思再领取赔偿金。你这是提高了做这件事的高度,那以后岂不是没有钱的人没有办法再做好事。

一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只会让一般人更加远离让他们乞及的道德。

孔子为什么这样批评致子贡,是想让他有大的作为和见解。

《史记 · 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生病了,子贡请求拜见。孔子就到门口拄着拐杖等他。见到后,每次都要责备“赐,你来的怎么这么晚?'”孔子每次遇到人生危难,都是等待着子贡来解救他。

02

司马迁眼中的子贡

司马迁在《史记 · 仲尼弟子列传》中,用了最多的笔墨来撰写子贡的事迹。其篇幅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可见,司马迁对其很是推崇,对待他与众不同。

仔细品读《论语》,子贡出现了57次,是最高的,可见,子贡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大,也是孔门弟子中最大的。

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

子贡在孔门十哲学中以言语闻名,善于巧辞雄辩,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论衡·书解》记载:“辩人也,丘弗如也”。

他有杰出的'言语'才能,他有超强的通达政治才能。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各国时,陷在陈绝粮时,子贡挺身而出,到了楚国,游说楚王成功。楚昭王派出军队,迎接孔子。子贡的第一次外交游说成功。

司马迁对子贡的外交才能大加赞赏。

《史记 · 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齐国田常想在齐国作乱,于是先派出军队讨伐鲁国。

孔子听说之后,很着急,打算派出一名弟子去救自己的母国。子路提出申请,孔子阻止。子张、子石提出申请,孔子没有答应。子贡请行,孔子答应了。

历史证明,孔子多么知人善任,子贡受命,保存了鲁国,弄乱了齐国,攻破了吴国,强大了晋国,称霸了越国。子贡这一次解救鲁国,势如破竹,善于审时度势,俯瞰全局,得心应手。

(图文来源:公众号“郝玲君语文生活”)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