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伴读,也就是陪着孩子阅读,一直是教育学家等专家都推崇的育儿方式。 研究表明,亲子伴读不管是对帮助孩子培养语言能力、识字,或是养成情感技巧都有好处。 其实,伴读不仅仅是对孩子有益,还能帮助家长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罗格斯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Manuel Jimenez带头的一份研究,第一次将重点放在了伴读对家长的影响上。研究成果表明,那些经常与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他们采取激进育儿方式的概率更小,而他们的孩子也更不容易出现过度活跃或破坏性强等现象。 学者们调查了全美20个大城市的2165对母子或母女。他们首先询问妈妈们在孩子1岁和3岁时给他们念书的频率,2年后再进行回访,询问妈妈们是否经常对孩子在身体或心理上进行侵略性(aggressive)的管教,以及孩子的表现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如果受访母亲在孩子1岁时常常陪其阅读,孩子3岁时母亲侵略性管教的次数就少很多;而如果母亲在孩子3岁时常常伴读,孩子在5岁时出现这种情况的次数也会少很多。与此同时,常有母亲伴读的孩子,也不太容易出现搞破坏不听话的行为。 在进行亲子共读的时候,有一些技巧是家长需要时刻记住的: 1. 注意孩子感兴趣的人或事物,选择会引起他/她兴趣的带图片的书; 2. 读书过程中持续和孩子聊天,让其把注意力保持在书上; 3. 记得常常停下来问孩子问题,而且最好是开放性答案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孩子回答“错误”; 4. 小孩子常会反复选择同样的书,你也可以反复给他/她读,但在他熟悉这个故事以后,提出一些更具难度的问题,比如“假如XXX”或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等,在孩子回答后,你们可以一起讨论这些答案; 5. 一定要表现出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的样子; 6. 跟着孩子的节奏来,如果他/她读到某一节想即兴演一段,那就陪着演,还要给予鼓励。 另外,非营利机构早期识字中心(Center for Early Literacy Learning)在总结了21份有关研究后总结出,那些最有利于帮助孩子进行早期语言学习的伴读方式,都有以下11个特点: 1. 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教孩子指认一件物品,了解其特点和动作; 3. 进行一般对话,但不要给他人或事件贴标签; 4. 重复孩子所说的话; 5. 将书里的内容或图片与孩子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 6. 对孩子说的话进行纠正性的评论,比如“不,这是一条狗”; 7. 同时注意使用赞扬或肯定的评论,例如“对,正确”; 8. 鼓励孩子说更多话,而不只是回答Yes或No; 9. 拓展话题,对孩子说的话进行扩展评论; 10. 顺着孩子的评论说下去,或者用另一个问题来回答他/她的问题,诱导思考; 11. 跟着孩子的兴趣走,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或者读他感兴趣的内容。 来源:美国中文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