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企业人员有这样的疑惑:我们不知道哪些技术可以用来申请专利,帮我们规划一下吧。那么对于一些没有系统进行过专利申请工作的企业,是否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工作思路,帮助其顺利开展专利申请工作呢? 01:第一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若想开展专利申请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用来申请专利的技术点有哪些,可按照下述两个阶段进行专利挖掘。 明确专利挖掘的对象。 很多企业每年都会设置一定的知识产权工作指标,如:申请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这时企业的IPR不免有些头大,每年都要申请这么多专利,咱有这么多研发成果吗? 其实不然,企业在进行专利挖掘时,除了从自己的研发成果出发,还可以从竞争对手的技术成果、市场上现有技术的角度出发。从自身研发成果出发时:不仅仅是针对新的研发成果,也可以对现有产品进行查漏补缺,以完善其专利保护范围。从竞争对手、市场现有技术角度出发:则可以在现有技术中的空白之处进行“占位”(如进行规避、变体、改进等),提前为自己将来的产品迭代铺路。 技术点挖掘,可遵循下述四个思路进行。 思路一:从技术效果出发 企业的研发成果无论是产品还是工艺方法,最终都需要考量其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因此可以对技术效果分别进行分析。确定为了能够达到该技术效果,采取了什么样的技术方案,如:设置了哪些结构、采用了哪些工艺等。 思路二:模块化拆分 针对具有结构的产品,可以将其拆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分析每个模块为了实现其功能,设置了哪些结构、这些结构之间采用了何种连接关系、其运动及工作过程如何。 对于工艺方法类,可将整体工艺步骤分为不同的阶段,分析为了达到该阶段的效果,具体采用了什么样的工艺方法、工艺参数。 思路三:按空间结构/逻辑顺序 针对产品则可以按照从上至下、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的顺序分为不同的部分,依次分析该部分具有何种技术效果,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采取了何种技术方案。 针对工艺则可以按照工艺流程顺序,依次分析每个环节达到了何种效果,以及为了达到这种效果采取了何种技术方案。 思路四:回顾项目历史进程 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备选方案最终被舍弃,这些被舍弃的方案很多情况下是最终方案的次优解,因此也可以合理地对这些备选方案予以保护,以扩大自身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稳固竞争优势。 02:第二步 专利申请之前,还需要针对技术点进行分析。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将专利挖掘过程中得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进行对比,判断这些拟用于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否满足专利授权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要求,从而对技术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无效申请。 另外:由于不同类型专利的申请、维护的费用不同,审查过程、保护期限也有差异。因此,企业还需对挖掘出的技术点进行合理筛选,结合不同类型专利的特点和企业申请专利的需求(如项目申报要求、对产品保护力度的期望等),合理安排专利申请的类型、数量。 例如: 此表仅为示意用 03:第三步 以上这些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着手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并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了。对于没有专利撰写经验的企业来说,建议委托有正规资质的专利代理机构处理。 专利代理人经过一定实务训练,能够合理运用专利制度形成专利申请文件,在答复环节中对新颖性、创造性问题的评述也有一定的经验,这样能够综合提升稿件质量和授权前景。而企业人员则需要与撰写人员及时沟通,以保证对专利稿件中技术内容的把控。 结语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企业亟待通过知识产权来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而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仍未成熟,如何能够让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强有力的武器,这需要每一位知识产权从业者和每一位企业家的共同努力。 本文的专利申请三步法,可参考下图所示: 文/源:精金石 作者:陈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