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汉字 | 诲:母亲对孩子温柔耐心的诱导

 妙理闲谭 2019-05-30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説文解字》:誨,曉教也。从言,每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诲,启示明晓,开导说教。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每”作声旁。

誨,金文(言、劝说)(每,母亲)

造字本义

动词,母亲对孩子温柔耐心的诱导。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温柔地教诱导为“诲”,粗暴地呵斥为“训”。

这里的“每”,指的是生育出孩子的母亲。“诲”字的字义,指的就是:母亲在平常对孩子用语言进行教育。

对每个孩子来说,世界上没有比母爱更伟大的爱了。而母亲教育自己的孩子,的确是不知疲倦和厌烦的。

尤其是母亲在教育自己孩子上,是最无私的、最尽心的,也是最伟大的。母亲在怀孕以后,就开始了对胎儿的胎教。

而分娩后,母亲又开始了对婴儿的教育。可以说,母亲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在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以及善良教育自己的孩子。

母亲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也是最伟大的老师。母亲用自己的言语,教育孩子懂得什么是人、人类社会、人们的关系、亲情;教育自己的孩子知道什么是自然界、动物、植物;懂得是什么是危险,什么是幸福,教育孩子认识各种事物,生存的本领以及做人的道理等等。

可以说,在孩子出世前的胎教和出世后的教育中,母亲的教育--“诲”,就一直陪伴着孩子的成长。这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享受到的最为温馨的也最有成效的教育。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享受不到母亲的教育,或者是因为母亲过早的去世,或者是因为母亲无力抚养自己的孩子,前者是幸福的,后者是很不幸的。因此,中国有首歌谣唱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教诲”、“诲人不倦”,这是对所有教师、领导者的希望和要求。但是,谁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呢?那就是母亲。

诲人不倦的榜样是谁呢?那就是母亲。所有的老师、领导者如果都像孩子的母亲一样对孩子充满着爱,从关心、爱护孩子的角度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你的学生、你的部下就能够在你充满着母爱和严肃的教育中迅速的成长起来,掌握各种生存、生活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老师在中国自古以来具有崇高的地位和荣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同时,对于老师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

老师要“学为人师,行为模范”。老师在每个人的成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老师像蜡烛一样,诲人不倦,点亮自己,照亮学生,他们也是伟大的。

“诲”有时也会被用作反义词,但这是违背造字者的初衷的。比如:诲淫诲盗。父母亲不可能教自己的孩子去做强盗、去卖淫的。

绝大多数父母亲都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走正路的,只有极个别的父母亲因为走投无路,生活无靠,才会被迫让自己的孩子去做坏事。因此,诲淫诲盗一词主要是用在那些黑社会头领以及那些土匪、流氓、老鸨等坏人的身上。

由诲字组成的词组有:教诲、诲人不倦、诲淫诲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