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以熟知,先以真知。 导语: 说到陆游,你可能想到“死去元知万事空,家祭无忘告乃翁”或者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但你是否知道,陆游是个一等一的书法高手? 陆游一首《钗头凤》,读起柔肠寸断: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鲜为人知的是,比诗更为人称颂的,是写这首诗的书法。 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 《钗头凤》 陆游 陆游和唐婉本恩爱,因陆母不喜,被迫分离。别后十载,两人重逢,陆游再娶,她亦另嫁。 想起往日情意,陆游愤懑难抑,借着酒意,在墙上挥题《钗头凤》。书法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被誉为陆游的书法佳品。但,陆游写书法并不是偶然为之。 《钗头凤》 陆游 诗词上才华横溢的陆游,在书法上是彻底的苦学派。 他自述“灯下书成铁砚穿”,他钻研各书法大家,兼容并蓄,并有独到见解,推崇宋四家的书法之余,也同样珍爱被宋四家曲解的张旭狂草。 陆游《怀成都诗卷》 “爱国”和“诗人”,是世人贴给陆游的两大标签。打小念他的诗,感受其爱国情怀,仿佛我们很熟悉他。 然而,抛开诗人的光环和爱国情怀,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专注于书法、郁郁不得志的陆游。 有人嘲笑他:“学书五十年,其进不及寸。” 陆游愤愤不平地说:“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 他坚信自己能成为一代书法宗师。面对时人轻视,更说:“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 穷极一生钻研的书法,得到的全是曲解与嘲讽,但陆游不言放弃,反而痛骂时人,悲愤至极,寄希望于后世,坚信会得到肯定,这一种自信。 陆游号放翁,公元1125年出生,高寿86岁卒,今浙江绍兴人,他的《尊眷帖》,大概是他53岁时书写的,尺寸大小,29.3cm x 38.3cm。纸质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内容为:游惶恐拜问契家尊眷,共惟并拥寿祺。镜中有委敢请,子聿六粗能勤苦,但恨不能卒业。函丈若不弃遗,尚未晚也。张七三哥贫可念,官期尚远,奈何。每为之心折,顾无所置力耳。三丈亦念之否。游惶恐再拜。 尊眷帖 尊眷帖 陆游《自书诗卷》尺寸大小:31cmX701cm,纸质本 ,现在被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陆游书写此试卷时已经80岁了,下图为陆游《自书诗卷》局部。 内容为:原上一缕云,水面数点雨。夹衣己觉寒,秋令遽如许!行行适东村,父老可共语。披衣出迎客,芋栗旋烹煮。自言家近郊,生不识官府,甚爱问孝书,请学公勿拒。我亦为欣然,开卷发端绪,讲说虽浅近,於子或有补。耕荒两黄犊,庇身一茅宇,勉读庶人章,淳风可还古。 陆游书法取法正式传统,从他的这些法帖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二王,颜真卿,张旭,杨凝式,米芾,黄庭坚的笔意,同事还沁入了他对书法的领悟,故才有了,让我们大饱眼福的这经典之作。这些法帖从章法布局看,看似不经意而就,实则错落有致,富有韵律。通观这些字帖,用笔节奏时而轻快,时而缓慢,但笔划质量细节多内容丰富,很感人,几乎都每笔都是中锋用笔,墨轻墨重匀称合理,虚实结合相辅相成,字与字行与行,时而欹侧,时而归正。从而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感、流动感,疏密依托,牵丝顾盼的艺术美。 陆游传世诗词9300多首,是我国拥有高质量,诗词创作最多人的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词被人们广为传颂。可当我们看到了他的书法作品时,从这些书法作品中,让我们又重新认识到了我们这位多才多情的大诗人陆游另兼的大书法家的形象,他的书法造诣足以让我们动容,赞服 ,震撼。陆游老爷爷,我们为你骄傲为你自豪。您千古! 下图陆游书法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