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邢台是道教的起源地之一,道教信仰在民间盛行千年。邢台市西依太行山,千峰林立,层峦秀丽,自古以来,隐居其间修行者不少。以下5座道教名山,便是其中的代表。 1、广阳山——太上老君(老子)隐居修行地 宫观洞府:太清宫、老君洞 供奉主神:太上老君(老子) 开始年代:战国时期 广阳山,道教名山,太上老君的道场。位于邢台沙河,主峰海拔718米,经考证这里是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后(前477年至471年)隐居修道于此地。有太清宫、老君洞(圣人室)、老君台等名胜古迹, 是国家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现任太清宫主持为吕祖蓬莱派传人。古语云:云封洞口、雾锁玄门、草木先春、樵歌牧舞,使游者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堪称一方圣地也。老子被后世尊奉为道教的道祖太上老君。古诗云:万仞当空壁立秋,水声山色自悠悠,何如谢却人间事,赤脚骑牛洞口游。 邢台广阳山 2、北武当山—真武大帝二次羽化地 宫观洞府:南岩宫 供奉主神:真武大帝 开始年代:隋代 北武当山,道教名山,真武大帝的道场,俗称为老爷山,位于邢台沙河市,是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主峰金顶海拔1437.3米,金顶上有始建于隋唐时期的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庙,山顶宋代碑刻《重金真武下殿神祗碑记》,记载:“夫西域五明山,亦呼北武当,上有玄帝庙,下居真武殿,潜道庄东之峪密林间,二龙交首处矣。“古碑记载“由隋唐而还至于我,此古武当山也”。经专家考证这里可能就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北武当山。 邢台北武当山—南岩宫 邢台北武当山—玄天真武庙 3、鼎梅山——碧霞元君的道场 宫观洞府:碧霞宫(碧霞云宫) 供奉主神:碧霞元君 开始年代:唐代宋代 鼎梅山,道教名山,又名小西天、栲栳红山,俗称为奶奶顶,是碧霞元君的道场,位于邢台市区西南约45公里处,主峰海拔1089米,孤峰接天,高耸入云,有“雷鸣阳光下,雨起半山间”之赞,“层峦秀丽,佳气潆洄,正神圣修真之洞府也”。唐代时上建小雷音寺,故名小西天,唐代名相宋璟撰有碑刻《小雷音寺碑》记载白马驮经东来之事。到了宋代,宋真宗封东岳大帝之女泰山娘娘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此山顶建有碧霞云宫,遂成为碧霞元君的道场,明代兵部尚书张镜心撰文有小西天建修圣母殿碑,是河北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鼎梅晴雪”为古邢台八景之一。 邢台小西天云海 鼎梅山——碧霞云宫 4、张果老山—八仙张果老修行地 宫观洞府:栖霞观、仙翁洞 供奉主神:张果老 开始年代:唐代 张果老山,道教名山,又名仙翁山,为八仙之一张果老的道场,在邢台市西部15公里处,主峰海拔449米。据山上唐开元二十三年的《唐玄宗敕封仙人张果记》碑记载,此山原名五峰山,邢州道人张果在此隐居修行,被民间尊奉为八仙之一。 唐明皇李隆基召见张果老敕封其为通玄先生、金紫光禄大夫,并御赐此山为其修行道场,诏建了栖霞观,张果老仙逝后,唐玄宗又命道士叶法善门人李山童主持仙翁山栖霞观,历代香火旺盛,元代时期,邢台广宗著名道士李志柔曾在此修行,山上张果老洞又名为仙翁洞。仙翁古洞为古邢台八景之一。 张果老山—仙翁洞 张果老山石像 5、凌霄山一太平道教发源地、大贤良师修行地 宫观洞府:黄巾军寨、民进洞 供奉主神:大贤良师张角 开始年代:汉代 凌霄山,道教名山,又名中岩山,位于邢台县北部山区与内丘县相邻之地,距邢台市区35公里,主峰海拔1089米。古云:中岩山座邢州乾方七十余里,亦曰凌霄山,城外四座山门,内有城墙环绕城中,经年云雾飘渺,松柏长青。凌霄山是太平道教的教主、大贤良师张角的修行地。东汉末年,巨鹿人张角在灵霄山修行,创立了太平道,并下山传道,组织发动了黄巾起义。此山建有黄巾军寨,易守难攻,是黄巾军的大本营之一。黄巾军寨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贤良师座中岩的碑刻犹存。民进洞相传为张角修行得到天书《太平经》之地。宋代时期,山上建有凌霄寺。 凌霄山—空龙殿 凌霄山—黄巾军寨石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