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疆:吴雄志老师“调平法”和“托邪法”思想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启迪

 香水瓶5773 2019-05-30

作者:無門学子 吴疆


导读:本文是無門学子吴疆分享的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学习心得。無門醫述是所有無門学子的平台,欢迎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又一次有幸于天津拜访吴雄志老师,上午门诊持续到2点才完成,期间吴老师为学员录制了近一个小时诊治解说的教学视频,听得我心潮澎湃,意犹未尽。接下来,吴老师利用吃饭时间和午休时间为我们系统地讲了中医如何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吾辈深受启迪,从未有过的学习快感,现跟大家分享下吴老师的观点和我听课后的学习心得。


吴师说: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为伏邪发病,当从“伏邪”入手。

那么问题出来了,此伏邪为何邪?从何来?伏于何处?发于何处?为何能深伏?如何打破伏的屏障?中医的优势在哪里?问题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等系统范畴。结合吴师的秘方,上课内容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现分别论述于下:


一、此伏邪为何邪?

乙型肝炎病毒为中医的湿热疫毒,兼具温邪、疫毒、伏邪的特点。其为湿热温邪,这不难理解。为疫毒之邪,因为此病具有传染性,急性期发病急,传变快,病情重。为伏邪,因为此病慢性期可不表现明显症状,具有一定隐秘性,很多人常因体检才得知自己得了此病。但乙肝病毒却一直存在体内,若干年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杀人于无形中。


二、从何来?

此病可发于出生前,亦可发于出生后。出生前感染多为母婴遗传所致,病毒基因整合到肝细胞DNA内,邪气深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时胎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正气难以识别邪气,正邪不争,为邪气深伏创造了条件,难治。发于后天者,常因血液传播所致,免疫功能较强者,可正邪相争而解;免疫功能低下者,可正邪不争或相争不及而慢性化,但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已发育完全,正气较胎儿强,故相对易治。


三、伏于何处?发于何处?

西医认为乙肝病毒主要潜伏于肝脏。细读吴雄志老师《中医脾胃病学》后,体会:合而言之,邪伏三阴,出于三阳。分而言之,湿毒伏于少阳,发于太阴(可法从甘露消毒丹),热毒伏于厥阴,发于阳明(可法从升麻鳖甲汤)。因厥阴少阳互为表里,出则转出少阳,入则内传厥阴。转出少阳,正邪相争,相争太过,可传阳明(可法从大柴胡汤),相争不及,可传太阴(可法从柴胡桂枝干姜汤)。内陷则可直走少阴心经,营血炽热(可参考犀角地黄汤)。外透则终归太阳卫分,自表而解(可法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相争太过,可传阳明?相争不及,可传太阴?吴师答:阳道实,阴道虚;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处,故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四、为何能深伏?

西医认为此病除病毒本身特点外,还与免疫耐受关系密切。乙肝患者免疫系统无法正常识别乙型肝炎病毒,进而难以发动免疫攻击以清除体内病毒,免疫耐受为此病的一个核心病机。吴师说:此病为正邪不争,人体正气不足,免疫功能紊乱。结合厥阴病和少阳病特点,厥阴为寒热胜负,若阳气来复,则有生机;若阳气不复,则命终矣。少阳为正邪相争。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正气不足,故邪气能伏。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邪伏三阴,三阴必有正气不足之处。治疗时当辨三阴邪气多少和性质问题。


五、如何打破伏的屏障?

伏邪机在正邪不争,那治疗就当立足于正邪不争,使正邪相争。那如何相争?

以“扶正托邪”为法,以“六经”为纲,以“调平”为要。病自表入里,驱邪当内而外。病非一日之寒,治须抽丝剥茧。湿本为阴,热本为阳,湿热合邪,伤阴损阳,故出现寒热虚实错杂证。治疗时须溶寒热虚实以一炉,调平寒与温,攻与补;补在三阴,立足气血阴阳,虚则补之,塞则通之,以复常态,使伏邪无安身之处;攻在湿热疫毒,托邪必尽,以防死灰复燃。攻补注意火候,不偏不倚,中庸之道。


再问:如何把握最佳火候?既然三阴皆可托,可否第一诊时三阴托法并用并重,这样不就能加速正邪相争么?

吴师答:此乃冒进,易走极端。三阴递进,治疗从太阴托到少阴,从少阴到厥阴,正邪斗争越来越激励,症状会越来越重。若斗争太过,易变为重型肝炎;若斗争不及,免疫耐受难以打破。如西医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干扰素使用亦有度的问题,若肝功能正常,病毒含量太低,此时使用干扰素也很难打破免疫耐受,效果不佳;若病毒含量太高,肝脏损伤太过,转氨酶高于10倍,此时使用干扰素虽能加速正邪相争,但易诱发重型肝炎。故使用干扰素时须在有效和危险之中追求最佳有效度。


所以吴师打破免疫耐受时,常用免疫增强剂配伍免疫抑制剂,或补九分,攻一分;或补八分,攻二分;随正邪进退以调和攻补,此亦调平法。

再细论之,可先从太阴托起;若不效,用少阴托法;若再不效,厥阴托法;层层递进,稳中求进。当然,若患者一开始就出现少阴症状,您亦可以少阴为主,兼顾太阴和厥阴,注意“三阴递进”和“截断法”思想的运用!


再问:托法本质是什么?

吴师答:其实中医用托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本质就是“促进病毒的复制和清除”。

真乃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我们一直在追求清除之术,却忽视促进复制之义,复制和清除的关系,足以为治疗启迪新的思路!!!您若将此话与干扰素的使用一同思考,会收获更多!!!


邪在太阴,从太阴而治,从太阴为何能治疗乙肝病毒?人体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密切相关!您看消化不良的小孩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重型肝炎易发生于两类患者,一为青壮年,正邪相争太过易传阳明,免疫功能亢盛;一为老年体弱患者或小孩患者,脾胃虚弱,免疫功能低下,邪气深入,易传少阴。故免疫疾病可从太阴入手。打破免疫耐受须顾护胃气,增强卫气。西医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常出现“身痛,流涕,发烧”等太阳症状,再联合伤寒论:“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提示“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可诱导干扰素治疗太阳病,而“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又是治疗太阴病的方,提示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和打破免疫耐受均可从太阴入手。再联合吴师对于“卫出三焦”的解释,可能会有更多感悟。

那么太阴如何选药?“黄芪”为太阴经抗乙肝病毒的代表药,气虚甚,黄芪重用,人参为助,甘草少量补气开胃抗病毒,故选药既不要违背中医理论思想,又能使“现代药理研究”为中所用,吴师反复强调药物的特异性,学子当深研药理。


邪在少阴,从少阴而治,亦需照顾太阴,三阴递进。上海曙光医院肝炎科有论述补肾法和免疫的关系,主张从健脾补肾入手治疗乙型肝炎。少阴抗乙肝病毒的代表药“仙灵脾”,补肾抗病毒,配合桑寄生。吴师说三阴有热化和寒化,热化可选地黄等属,寒化可选仙茅之品。厥阴法”升麻鳖甲汤“。




作者简介:吴疆,男,1987年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肝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发表《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研究进展》已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灵猫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体外实验研究》,参与课题: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