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收听【老子微言】主讲:孙得一
当我谈论老子的时候,我不是在谈论别人。我是在谈论我自己---就像老子在说话一样,通过另一个身体,另一个名字,另一个化身······【孙得一】 【微信公号:老子微言V】功成名就,隐退 ,那是天道。“道”这是一个自然的法则,一个平衡的法则。如果你随顺那个法则的话,生命就是一个祝福。如果你违背他,如果你逆着他,你就会突然失去平衡,快乐就会消失。你变得难过,不快乐,你变得忧郁,愁苦,一个地狱被创造了。(他是你怎么运动,是顺道还是背道的征兆。顺道你就快乐,背道你就不快乐;快乐你就合道,不快乐你就背道;快乐你就是平衡的,不快乐你就失衡了;就这么简单,记住这个自然的法则!) 地狱只是一个征兆,不要试图跟他斗争。你只要设法了解在什么地方违背了这个法则,就可以了,然后退回来,恢复平衡。当你难过的时候,不要试图改变难过,不要试图对他做任何事情。难过,只是一个征兆,他只是显示你在什么地方违背了这个法则。 重新找回那个平衡,也许你需要一次转换,也许你需要稍微往左一点或者往右一点,平衡就恢复了,你必须不断的做这种调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省或觉知。意味着你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意味着你后退了一步看着你自己觉察你自己,如同局外人一样审视着自身,发现自己然后不断的调整自己)。 有人问:在静心时,假如我们成功了,是不是就会永远保持宁静和平衡?这个问题很可爱,这样一来,静心就变成一个死的东西,像一块石头,而不是一朵鲜花。它是一朵真正的莲花,它会开放,它会变化。太阳出来的时候,它怒放。夜幕降临之时,它闭合。有一个连续的平衡,而你必须找到这个平衡。 静心不是一件你做了一次就完成的事情。它就像呼吸,就像血液循环一样,你不可能只呼吸一次,就再也不呼吸了。你每时每刻都需要它,渐渐的他将变得自然而然,那就对了,渐渐的你将越来越不会违背那个法则。当你找到了这个诀窍,在你正要违背那个法则的那一刻,你就会看到他的地狱,你就会退回来。你将回到正途上,你不会误入歧途。 假如以富贵和荣耀妄自尊大,就会给自己播下毁灭的种子。当功成名就,工作完成的时候,退下来,那是天的道。(老子告诉我们: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综观历史上的伟人,他们的英明伟大,名垂青史,就在于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顺势而为,同时,也懂得适可而止,功成身退。 “一代商圣”范蠡,离开楚国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复兴越国,消灭吴国,范蠡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携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孤舟消失于五湖之上。 范蠡到了齐国,隐姓埋名,在齐国海边的一块荒地,范蠡苦身尽力,开荒垦地,治产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达到“巨富”,却仗义疏财,三次散尽千金,天下人称陶朱公。 范蠡深知越王勾践为人,他写信给功臣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说,飞鸟射完了,良弓就没用了要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抓完了,猎狗就要被煮杀了。劝文种还是早早地离开吧,而文种不听劝告,最后还是被勾践所杀。而范蠡因为懂得“知止”的智慧,明者保身,功成身退。) 当你看到一件工作已经给你带来平衡,你已经达到快乐。不要提出更多的要求,当你感觉好的时候,不要提出更多的要求。当你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不要再要求更多,退下来,享受他,在他里面陶醉,和他一起舞蹈,不要更多的要求。 头脑总是要了还想再要的,头脑会说:好,这很好。我感觉到安逸和喜乐,我们应该得到更多一些,那么你就会错过那个本来可能的(头脑和人性的贪得无厌,会使你错过那个更大的新的可能,会让你误入歧途,走到失败的深渊)。如果你听命于这个头脑,他一直要了再要,要了还要。他就会把你引到终点,引到极端,然后突然,你掉进了地狱。然后你开始愁苦,难过,不快乐。 不管你得到什么,你都要以此为准则(这是自然法则,你活在这个世上,就逃不脱这是自然法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要强调这一点,如果你觉得好,如果你觉得快乐,富足,宁静,一种欣喜围绕着你生命,在此刻变成了一首歌,那么你就去唱。不要提出更多的要求,不要再奢求更多,品尝他吸收他。 不要再提出过多的要求,退下来,那就是退休的意义(那就是“知止”的智慧)。现在停止向前努力,够了,你已经得到了,现在就让他去(顺其自然,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有得就有失,有舍才有得,活在当下,活好现在,它自然而然的延伸出美好的明天)。享受他,经验他,然后你将看到,你的生命有一个不同的,新的向度出现(你的生命中所有不同的,新的向度的出现,都不是主动寻找到的,它都是自然而然延伸出来的)。【微信公号:老子微言V 未完待续....】 |
|
来自: xiaoyao110 >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