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侘寂

 五车隆隆 2019-05-30

       首次在《得到》里听到侘寂这个词,说:“侘寂是一个古老的日本美学概念,但在现代世界还特别有生命力。无印良品、苹果手机,在风格上都跟侘寂有关。侘寂跟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主义奇妙地暗合,它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所以我们会在各种工业品中看到侘寂的影子,如今它已经成了一种流行文化。都市越繁华,人们越会对它产生共鸣,它能提供和发达的物质生活相匹配的精神力量。”

       侘寂(Wabi-sabi),是一种思想,一种美学,一种世界观。在日本人的美学中,最能代表自然之美的词为“侘(chà)寂”(Wabi-sabi ),它是日本传统文化、美学、世界观、思想哲学的重要根基。

侘び的原意是简陋,在禅宗中安于简陋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战国时代的茶道家千利休,创造了侘び茶,便把这种精神与茶道追求的美学结合了起来,就是所谓:麁相。麁相的日文原意是“上をそそうに、下を律儀に(外表粗糙,内在完美)”,与中国的传统美学“秀外慧中”相对,讲究的是“陋外慧中”。

寂び的发音是Sabi,除了写做“寂”,也可写做“錆”,这两个词在古语中是共通的,意思是“旧化,生锈”。字的原义固然是来自于中文,但在著名俳人松尾芭蕉(是的,日和里面的那一位)的影响下,以及能乐(主要描写死亡·死与生的一种传统艺术)的推动下,寂び逐渐产生出了一层美感的含义:从老旧的物体(人)的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驳,或是褪色暗淡,都无法阻挡(甚至会加强)的一种震撼的美。这种美感与侘び的相似点在于,都在强调一种“不依托于外在”的美。

侘寂(Wabi-sabi )的本意是一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

侘寂的释义:

  • 外表粗糙,内在完美。

  • 进一步的理解侘寂请到“得到听书栏目”听《侘寂》刘玄解读

                                  (摘自网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