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村级志书编纂新技巧

 yzsr273 2019-05-30

  近年来,随着县市级志书、年鉴等志、鉴的编纂发行,引发了基层志书编纂的热潮,许多经济条件较好、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村开始自发编纂志书。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管理和正确引导,一些村级志书编纂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低下。因此,加强基层志书尤其村级书编纂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招远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村级志书编纂的新路子,引导和参与村级志书的编纂,目前已成功编纂出版了《东良村志》、《马连沟村志》和《九曲蒋家村志》等三部村志,《东关村志》正在组织编纂中。

    一、加强管理,规范程序,引导村级志书依法编修

    国家、省、市地方志规划纲要的出台,为县市级史志部门加强基层志书编纂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前些年基层志书编纂由于缺乏管理,许多村对史志办管理权限不够知情,即使编纂的志书的编纂质量难以控制。招远市为强化基层修志管理,使基层修志不断走上规范有序、提高质量、依法编纂的轨道上来,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史志编纂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基层史志,如乡镇志、村志、部门志、专业志、企事业单位志等,要按照正确引导、统一审核的原则,由承编单位提出申请,史志办列入统一规划,具体辅导,集中编纂。按照这一《意见》,招远史志办决定采取重点扶持一部分经济条件好、文化底蕴厚的村,以典型引路,为村级志书编纂提供范本,引导基层志书走向规范有序、提质增效的轨道上来。

    二、专业参与,重点扶持,全面提高村级志书编纂质量

    村级志书编纂,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诚然,农村中也有一些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如离、退休的老教师、老干部,但是,他们没有接受地方志编纂的专业训练,让他们编纂出符合体例的志书确有一定的难度。地方志史办公室有着丰富的修志经验和阅历知识,让他们直接参与基层志书的编纂,对于提高基层志书的编纂质量会大有裨益。对此,招远史志办在二轮志书编纂完成后,在抓好年鉴编纂的同时,派出专业人才,深入村队,帮助编纂村级志书。具体做法是,从2011年开始,从全市范围内筛选了4个典型村,派出专业编辑,具体参与村级志书编纂。编纂中,为了把握所在村基础资料,在相关村还选出有一定文化基础、记忆力好、头脑清晰的老干部或退休教师,作为编纂组成人员,配合做好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提报工作。2011年首部大型村志《东良村志》问世,市政府专门为其召开了发行会议。这部村志的编纂成功,为全市村级志书提供了典范之作。随后,又重点扶持,编纂出版了《马连沟村志》和《九曲蒋家村志》。这些精品志书的出版,对基层志书编纂起到了带动作用,许多单位主动联系地方史志办公室,请求史志办为他们协助编纂志书。今年,又派出了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编纂《东关村志》,目前编纂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提高村级志书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市史志办参与编纂的几部村级志书,不仅资料丰富,语言精炼,而且印制精美,图文并茂,受到各界读者欢迎。其中《九曲蒋家村志》全书110万字,高规格带包装盒印制,全书68个彩插,内文配置图片千余幅,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编纂村级志书中,招远市史志办编辑人员勇于创新,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推敲写作技巧,尽力把枯燥的历史资料写活。在文体文风上进行大胆推敲,着重写好序言、概述、修志始末等“羊眼”文章,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并能久久回味。概述编写中,引用散文式的笔法,开篇便给人以美感。如写《东良村志》时的地理位置,传统的写法应该是“东良地处……”但是该志这样写到:东良身东是一条静静流淌了几千年的老界河,界分招远和龙口两市,这条河在清朝撰修的《招远县志》就叫做东良河;东良北边是虚怀若谷、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美丽的渤海湾;东良村南是一条连结四面八方的国道,这条路是招远最古老的官道,民国初年修筑成“烟潍路”。这一河一海,造就了东良村的千顷良田,这平坦而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东良世代村民,成就其成为‘招远的乌克兰’……。这种散文式的笔法,既写出了东良村的地理特点,又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记述中,我们注意靠丰富的词汇和娴熟的技巧,适当的运用成语、俗语,讲究句式排列和语言韵律节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东良村志》修志始末中,既讲究了句式的排列和铺陈,又恰当地运用了“巧妇无米”、“众口难调”、“出类拔萃” 、“事必躬亲”、“经纬万端”等等成语。在运用俗语和俚语方面,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气候物候方面、社会生活中,都记述了许多当地的俗语,在政治生活中记述政治动乱时人们的思维错乱,引用了“刘××打他爹——公事公办”这样当地形成的独特的歇后语。在记述过去的街道情况时,引用了旧时驻村干部编的顺口溜:“东良大街不一般,下点小雨就发粘,皮鞋拔掉了底,布鞋拔转了圈”。这些民间形成的俗语和顺口溜,非常形象生动,引入志书中,不仅无伤志书的大雅,还极大地提高了志书的可读性。

    其次,充分体现百姓主角,多录入百姓镜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百姓就是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和缔造者。一个村的兴盛变化,是靠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努力的结果。所筛选的4个村,都是全国和全省“三个文明”建设比较过硬的村庄。其中,九曲蒋家村是全国文明村和中国黄金第一村,东良村、东关村和马连沟村都是全省文明村。对此,记载百姓,就是记载村史。在编纂《马连沟村志》中,出现人名多达3000余次,编入志书中的人数甚多前所未有,真正成了百姓的村志,人民的村志。为使百姓更加爱惜村志,在编写人口姓氏这一编,首次将家谱与村志有机结合,前后照应,互为补充。对研究村居氏族世代家族的繁衍生息变化有着一定的人文价值。为了增加可读性,还将一些民间故事和传说载入其中,深受百姓的喜爱。

    再是,注重装帧模式,靠丰富的视觉效果引人兴趣。在封面、各编编封及内文图片安插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尽最大努力提升志书视觉效果。《东良村志》和《九曲蒋家村志》,在每个编单独起页时设置了导读,也就是每一编单独起页时,设置一个编封,在编标题下以漂亮的字体、适中的字号书写百余字的导引性文字。简短的导读和编、章概述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既提高了视觉效果,又提高了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可读性。另外,按照“辑存照片更是辑存历史”的原则,在内文中,尽最大努力安插与正文相配的图片和表格,起到直观形象耐人寻味的效果。整个志书的图片,以照片为主,同时有截取的卫星图,手绘的示意图,还有图表转换的示意图,图片形式不拘一格,极大地活跃了志书版面。其中《九曲蒋家村志》安插各种图片、表格等多达200多个,对于提高志书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