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练得越狠掉的越快!老司机带你走出增肌怪圈

 先求中正后平圆 2019-05-30

适合人群:初级健身人群

内容标签:增肌 训练 渐进负荷

首先要说明一点,长肌肉比减脂肪要难十倍以上!如果减脂有很多学问,那增肌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对于那些从来不敢去健身房,害怕自己一练就变成施瓦辛格,罗尼库尔曼的男同学,我们真给跪了。

另一方面,许多健身爱好者喜欢狠练、勤练,每天像强迫症一样到健身房充电一次,每次必须练到不能动弹为止,这样是否能变成大块头?

事实正好相反,这么练,可以确保你一段日子过后肌肉掉光,体围小几圈。

非常简单的生理规律:出于能量守恒法则,如果要让一个物体的重量增长,则应该往该物体里头不断增加能量,填入新的东西。

同理,肌肉增长是你在休息+进食的时候才发生的!在健身房做的训练,事实上是一个消极因素,是在消耗你的能量。如果你消耗的能量长期都大于摄入的能量,体围掉下来是必定的

重物训练会给肌纤维造成一定的撕裂效果,然后通过正确的饮食和足够的休息,将这些被破坏的组织修复。被修复的肌纤维将比以前更强壮,体积更大,以适应外界的压力,这是增肌的根本原理。

具体每周应该训练几次,每次多久,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套路。但基本的原则是:

●通常,不要连着训练两天以上。

●不练连着休息两天以上。

●大肌肉群再次训练的间隔为48-96小时。

●小肌肉群再次训练的间隔为36-72小时。

●不应该在你的肌肉依然酸痛的时候再次对它进行训练。

●建议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超过1小时的艰苦训练,通常都会导致皮质醇分泌量过高,分解肌肉,延长恢复时间,事实上这是在消耗你在前60分钟取得的成果。

这里就涉及到训练质量的问题,如何确保你的训练在60分钟内做到合格

你必须要做到渐进负荷,这几乎是肌肉增长的唯一理由——争取让每次训练的难度比上一次大一点,让肌肉克服越来越大的压力。

而在现实中,许多健身房爱好者完全没有渐进负荷的概念,他们每次到健身房做的事情是随机的,随意选择动作、随意选择重量和组次,没有渐进负荷的衡量标准。这样充其量只能算是锻炼,而不是训练。

你需要有比较严密的计划,预先制定好到健身房要完成的内容,然后按部就班地执行。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渐进负荷

●让你今天的训练比上一次重量大一点儿;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做组次数比以前多一点儿;

●在重量和次数都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和控制放慢一点儿(改变动作节奏)

●在重量和次数都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组间间歇(也就是提高训练密度)

这些都是给肌肉一个正确的信号,让肌肉被告知自己正在做没有做过的事,承担未承担过的压力,它就有理由去增长。

如果你每次训练都稀里糊涂,从来没有记录自己能承担的重量和次数,不知道这次训练相对于以前的训练有没有突破,看似累死累活,其实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你没有给自己设置渐进的目标。

在此提及一个人:麦克门泽尔,健美史上的一朵奇葩,他告诉运动员们,其实能够在30分钟内结束健身房的战斗,每周练3次足矣。相当于一周训练的总时长不到两小时!要知道,在他那个时代还不及某些人一上午的训练时长,门泽尔因此遭到不少人的谩骂和诋毁。

但时间证明了,短时间,高强度,渐进负荷的训练是具备特殊意义的,现在有很多科学解释向门泽尔的理论靠拢,本世纪的健美运动员也渐渐都放弃了马拉松式的长时间训练,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训练强度和恢复手段上。

作为一个普通健身爱好者,你或许不应该像门泽尔这么极端,但至少需要借鉴他的一些理念。压缩你的每次训练时长,更关注训练强度和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