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做事情没啥积极性,东摇摇,西晃晃,就是不想干。明明是孩子的事情,父母跟着瞎积极,次数多了,就要忍不住埋怨。 其实作为父母,有时咱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你在提高孩子做事积极性的时候手段欠佳。 孩子从出生开始,大人就陪在身边,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正在构建的世界观。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的人生能充满光明,幸福积极,那就要时刻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就拿上幼儿园这事来举例,我发现很多妈妈和孩子之间有这样的对话: 我不想上幼儿园。 你不想上幼儿园? 我还不想去上班呢!不是也得上么。 赶紧的,快点起来,要不该迟到了。 可是,你这样的说法并不能让孩子嗖地一下从床上跳起来,反而让他们更加磨磨蹭蹭在地在床上滚来滚去。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话不是在给孩子打气,而是在给孩子泄气。 你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上班也好,上幼儿园也好,都是活受罪,得忍受。那孩子哪来积极性呢? 随着孩子年纪增加,他们需要自己处理和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要学会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去到全新的陌生的幼儿园,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这种情况,积极性是不可少的。只有让积极性转化成更大动力,孩子做事时才能更加带感。 那怎样提高孩子做事时的士气,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呢? 1不要和别人比,而是要和孩子自己的过去比 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 别人家的孩子特聪明。 别人家的孩子很乖巧。 别人家的孩子最懂事。 我家的孩子呢? 唉。 很多父母喜欢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孩子做比较,初衷是好的,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孩子向好的表现看齐,不断进步,披荆斩棘。 但是,每个孩子都是限量版,普天之下,独一无二。每个人的性格和擅长的都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样比下去,无穷尽也。 想比较,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做横向比较。也就是说,把孩子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 过去不会自己穿衣服。 现在自己穿的嗷嗷好。 过去不会自己叠被子。 现在自己叠得特别棒。 通过比较发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及时鼓励,这样孩子的动力和积极性才会大幅提高。 2不仅赞美成果,更要赞美努力 大部分父母重结果,轻过程。 地擦得干净,赞。 地没擦干净还把水桶弄洒了……差评。 …… 其实,重视结果无可厚非,但是,把结果当作孩子进步的唯一标准,就属于偏见。 不要只在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才赏一张好脸儿,二斤温柔。与结果相比,努力的过程才是更加重要的。 这次画画比赛虽然你没拿到第一,但是我们都知道你最近一直认真练习,我们来看看哪里不足,然后妈妈陪你一起练。 你不去赞美孩子的努力,又怎么换来孩子的积极? 3坦诚接受别人对孩子的赞美 两个带着孩子外出的大人在街上遇到了: 呀,你家孩子跳舞特别好, 上次我和我家孩子看到了。 真厉害。 哪里呀。 我家这就是个熊孩子, 整天捣蛋闯祸。 还是你家孩子更好, 手工做得多棒。 上次我看到老师展示他的作品了呢。 不是啊, 我家这个也讨厌着呢。 看吧,中国人就是习惯谦虚。明明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心里一团喜气美滋滋。但是,表面上就是要奉还10倍的客气,完全不顾及自己身边的两个孩子此时作何感想。 礼数也好,客套也罢,小家伙哪懂那么多?他们只是感觉到,原来在妈妈眼里,我们不管做的多好都是个熊孩子啊!极端受挫。 所以啦,客气什么的还是免了吧。对于别人的表扬,大方地道谢后坦承接受就好:谢谢,他最近是比较努力。 不用谦虚,也不用过度自夸,让孩子在一次大人的谈话中能够get到双重肯定,为孩子的自信添砖加瓦,不是一件好事吗? 如果别人是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出表扬的,那一定要把别人的夸奖作为一种鼓励,间接地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别人一直在关注着自己,鼓励一下变动力。 4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赞美 生活玩的不是心跳,哪有那么多大风大浪,更多的是平淡日常。 日常小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也需要父母的关注。 你吃饭吃得真好,没有洒到桌子上。 你昨天跟小朋友分享玩具了,好棒啊。 睁开眼睛,多去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充分关注孩子擅长的方面,多多对孩子表示认可,才是孩子提升的关键。 5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父母要肯定 一个妈妈曾经咨询过我一个问题,自家孩子超级喜欢天气,特别痴迷。但这种东西不能吃不能喝又不考试,学来干嘛?简直莫名其妙。妈妈问我用什么方法才能淡化孩子对天气的热情。 我说,不用淡化,而应该鼓励和肯定。 的确,很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父母却觉得很是无用。但是这些兴趣点,恰恰是能够让孩子专心和执着的入口之一。 趁势多去问问孩子: 你喜欢天气? 你都知道哪个城市的天气情况? 都有哪些天气? 不同的天气用什么符号表示? 看起来很好玩。 也教教我好不好? 孩子就会因为你表现出的兴致勃勃,更加执着地去获取知识。这种劲头儿,也是孩子在学习其他东西时会利用到的。 反之: 什么破玩意。 简直浪费时间。 就不能干点正事吗? 虽然在大人的阻止下,孩子终于不再看天气了,但是,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孩子对其他事情的积极和执着。 6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会有哪些收获 如果想让孩子达成目标,首先要让孩子了解,达成目标之后会有多少收获。 如果我读了这本书,就能给别人讲故事了。 如果我能自己穿衣服,就再也不用妈妈帮忙了。 如果我能把房间收拾干净,妈妈就能带我出去玩了。 一旦孩子明确了结果的美好,不用你指着鼻子赶鸭子上架,他们也会自觉地动起来。 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 对孩子表示信任, 相信孩子能做好。 即使孩子做的结果差强人意。但是,无论好坏,比起不行动,真正做起来至少能让人有所成长。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提高孩子做事积极性的6个策略,分别是: 1.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要和孩子自己的过去比。 2.不仅赞美成果,更要赞美努力。 3.坦诚接受别人对孩子的赞美。 4.多去关注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赞美。 5.不管孩子对什么事情充满兴趣,都要肯定他的执着。 6.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会有哪些收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积极,学习积极,做事积极,处处积极。但是积极性不是孩子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 只有运用靠谱的方法,让孩子去寻找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吸取什么,他们才能不断成长,实现飞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