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湿入体有“门道”,驱寒祛湿有妙招~~

 梵哥 2019-05-30

处暑以后,“一场秋雨一场寒”表现得更明显,许多体寒的女性手脚越发冰凉,甚至夜不能寐。


如不注意便会外感寒湿邪气,使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寒湿内困会损伤脾阳,导致畏寒而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这些症状你有么?你知道寒湿是从哪些穴位入体的么?若有寒湿入体该怎么办呢?这些疑问,灸大夫今天一一为你解答!

寒湿从这几个穴位进入人体

1、肩颈部的“大椎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2、前胸的“膻中穴”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3、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变质,发霉,长蘑菇等。

女性的子宫,卵巢若长期放在这样一个“寒湿”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护好。

4、腰部的“命门穴”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5、脚底的“涌泉穴”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祛寒湿小妙招

1、艾灸

艾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温散寒邪、活血止痛、补中益气、温阳补虚、排毒邪热、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能。


取穴: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大椎、局部阿是穴(即哪痛灸哪,身体哪里感觉寒凉,这些部位就应该是施灸的穴位),这些穴位可以算是一个整体的调整,提高正气,补气血。

灸法:可以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时间为10-20分钟,用艾灸仪灸每穴施灸时间为30-50分钟。(一定要根据年龄、体质不同调整好时间)。

2、泡脚


最简单的补血法——晚上泡脚,泡脚之后别忘了按揉涌泉穴。脚是阴血的大本营,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藏精、肝藏血、脾统血。

3、药膳食疗

(1)生姜大枣茶


材料:大枣25~30克,生姜10克,红茶0.5~1.5克。

将大枣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炒干,加入蜂蜜炒至微黄。再将大枣、生姜和红茶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饮食枣。生姜驱寒,红枣补血,姜枣健脾养胃疗效很好,适用于体寒脾弱者。

(2)薏米红豆粥


一是薏米,一是红豆。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祛除体内的湿寒,方法非常简单,这两个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