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论语》,孔子评论管仲,有四小节,三方面意思。 一、管氏有三归,管氏树塞门。讥其僭越无礼。 二、夺伯氏邑而没齿无怨言。赞其执法公允,能以理服人。治国之才自在言外。 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赞其尊王攘夷平安天下的大功德。 管仲辞世近百年而孔子生,自是可以盖棺论定。孔子检视管仲当政后的功业作为,有褒有眨,总的评价“管仲之器小哉”。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点。 孔子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治下的一统天下和华夏文明。管仲纠合诸侯,是打着周王室的旗号召集的,对周王室是尊重的,而不用兵车,以德服人。管仲南抑荆楚,北征山戒,帮助邢、卫复国而不谋利,所以孔子赞恒公之正派,皆是管仲的襄赞之功。恒公主盟数十年,中原诸侯无大的相互攻伐,世界比较太平,百姓生活比较安定,夷狄对华夏没有大的危害。“皆管仲之力也”。所以孔子赞扬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这是有大功德于天下百姓。 但孔子对管仲有三归、树塞门是极为不满的,这也是孔子维护周王室的礼乐制度思想观点的表现。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管仲有三归,树塞门,是臣不臣的表现,破坏了传统的政治制度和秩序,因而受到孔子的谴责。 总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孔子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对管仲的客观公正的盖棺之论。讥其小器,是惜其只能助恒公霸天下,而不能助周王室王天下以至成康之治。这是孔子的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