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世人常颂管子与桓公,不仅因为其在中原王室衰落的情况下捍卫了华夏民族的存续,更是因为其所开创的“尊王攘夷、华夷之辨”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因而涌现出一代代英雄豪杰,誓死捍卫着华夏大地,鉴于此,华夏文明才得以存续五千余年 。 一、周王室衰微,华夏生死存亡 西周后戎狄崛起于西方,时常寇略周人,懿王被迫迁居。自此以后,狁为首的戎狄对周人的侵扰和掠夺日益频繁和厉害。“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诗经《采薇》》)正是周人对戎狄的怨恨、恐惧所发出的叹息与呼号。 宣王时,戎狄入侵更加严重,到幽王当政,犬戎攻入镐京,摧毁宗周。无可奈何的平王只好率部东迁洛邑。《史记》记载“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 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 公元前707年,周王室与郑国爆发繻葛之战,周军大败,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王室自此在对外事务上一蹶不振。 周王室已不能号令天下,诸侯国的实力得以不断壮大。据《史记·周本纪》云:“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正是由于周王室衰微,已无力对抗周边虎视眈眈的狄夷,而华夏诸侯一方面无法取代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宗长地位,另一方面处于内乱或混战状况,“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正值华夏衰微、混乱之际,觊觎中原已久的少数民族政权—— 蛮、夷、狄、戎勾结起来,不断侵蚀华夏诸国。华夏正处于“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危险境地,华夏文明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命悬一线! 华夏民族的生死存亡取决于抵抗狄夷的成败。 二、尊王攘夷、共御外敌 就在这个民族危亡的关头,挽救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终于出现了! 前664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随后河南北间的狄人,又连灭邢、卫两国。齐桓公均兴兵救之。需要指出的是,在远征山戎和抗狄救邢的过程中,齐国都是单独出兵作战,并未有其他诸侯相助。 在此过程中,管仲提出著名的口号:“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呢,不可弃也。” 华夏有礼,而狄夷无 华夏民族讲道义、守礼仪,较早的就发展出农耕文明,而狄夷却常常贪婪无亲、背信弃义,过着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因而华夏与蛮夷戎狄之间出现了森严壁垒的界限,守卫华夏文明便是守卫先进的文明!因而,面对狄夷的入侵,华夏诸国理应停止干戈,同心同德,一致对外,共同来捍卫华夏文明、来守卫中原百姓的根本利益。 当值此时,齐桓公便是率先做出表率的一代霸主!在管仲的倡导下,齐桓公率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尊王”是指尊崇周天子的权力与权威, “攘夷”是指防御外敌的入侵, 是以在此旗帜之下中原各国才能增强团结,华夏族各诸侯国团结起来,成功的抵御蛮族的入侵,在齐国抗狄存卫之时,在“攘夷”的道义下,宋、齐联手助卫抗狄,两年后,狄人又伐邢,齐、宋、曹联军救邢,逐走狄人,“尊王攘夷”的队伍不断壮大。 同年南方楚伐郑,齐、鲁、宋、郑、曹、邾会于宋地,谋救郑,此举既阻止了南方楚国的北进,并同时将其纳入中原诸侯的会盟中。蛮夷戎狄与诸夏的战争早已有之,但是将诸侯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侵、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的则是自桓公始,可以说齐桓公此举,就是在维护华夏文明,捍卫华夏道统,桓公为华夏民族的存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管子相齐,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 后来孔圣人高度赞扬管仲“尊王攘夷”的倡导:“管子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朱熹亦称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顾炎武更称其“春秋之义,尊天王攘夷狄,诛乱臣贼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在中原王室衰落,狄夷大举入侵,华夏文化面临严重威胁之时,如果没有管仲助桓公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各诸侯国就无法联合起来一致对外,那华夏民族很可能就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风险,被野蛮民族统治乃至奴役,披发左衽,礼崩乐坏,华夏便也不复存在了,诸如满清窃据中原,剃发易服的亡国之痛可能就要提前上演了…… 三、对后世的影响 '尊王攘夷”一词并不见于任何儒家经典之中,但为儒家学者所赞同,而且是《春秋公羊传》的基本精神之一。孔子著春秋大义,提出尊王攘夷,发扬文化之大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华夷之辨不仅成为了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依据,而且在千百年来的民族斗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夷之辨正是汉民族顽强不屈的反对异族侵略、保家卫国的核心情怀,这种情怀正是当时环境下的爱国主义情怀。 正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思想,每当外敌入侵之际,都会涌现出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无论是封狼居胥、北却匈奴的霍去病,还是五胡大举入侵中原时挽救北方汉族的冉闵,还是精忠报国抗击女真的岳飞……都无一例外的誓死捍卫着华夏、守卫着道统。 也正是在华夷之辨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驱使下,在明末满洲入侵之际,农民起义军与南明政府能够摒弃前嫌,一致对外,虽然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失败了,但是中原各阶层人民联合起来抗击外敌的决心仍然值得敬佩;在近代日寇侵华之时,国共两党同样能够放下干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守土卫疆,共御外敌。 这正是几千年来我们文化中“华夷之辨”思想所衍生出的民族心理意识,那便是抵御外敌、保家卫国,捍卫华夏文明的民族情怀! 世人常颂管子与桓公,不仅因为其在中原王室衰落的情况下捍卫了华夏民族的存续,更是因为其所开创的“尊王攘夷、华夷之辨”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因而涌现出一代代英雄豪杰,誓死捍卫着华夏大地,鉴于此,华夏文明才得以存续五千余年 。 编辑:Y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