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但它却不是英联邦国家,为何会这样

 p0oouuu 2019-05-31

美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但它却不是英联邦国家,为何会这样

需要知道两个事情,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美国独立时,英联邦还不存在。第二点英联邦成立后,并不是所有的英国殖民地都选择加入英联邦!所以,美国不是英联邦国家很正常!

曾经有很多国家申请加入英国联邦,从这点说,美国也可以加入英联邦,但是为什么他没有假加入呢?英联邦对美国的利益没有帮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损失惨重,它没有强大的力量来统治各个殖民地,这时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开始盛行,英联邦的殖民统治快要宣告结束。

为了继续获得殖民地的利益,英联邦想出一个主意,他们给殖民地内政权,和外交权,自治的殖民地和宗主国地位一致,平等互利,共同效忠英联邦国王。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决议,这标志着英国各自治领获得了独立,英联邦正式形成,大英帝国名存实亡。

英联邦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但英联邦内部国家贸易有优先权,都有选举权,这样很多落后的殖民地国家,在英联邦先进的文明和技术的帮助下,获得的利益更多,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这样的诱惑不能吸引美国,首先,美国在19世纪末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有着非常强大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拉丁美洲有富足的资源,不管在经济文化上,还是资源拥有量上,美国不输英联邦。

再加上英联邦本来就是一个相对落后的体制,这样的制度比美国还要差,美国加入入它其实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它还要承认女王是美国国家元首,这都是不划算的。再加上,19世纪之前,门罗主义的盛行,所以加入英联邦大家庭与美国的政策不符合。

美国在独立之日就和英国分道扬镳了,1776年,美国发布《独立宣言》,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的独立。美国独立是对英国的一个巨大打击,是美国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虽然此时的英国仍然维持着庞大的帝国,但是在北美洲,因为美国的独立,使得英国不得不在维持加拿大的统治基础上,将主要精力放在大西洋以东的东半球。

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强大的国家,他们完全可以和欧洲抗衡。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表明了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美洲不该受欧洲的殖民统治,欧洲列强不能干涉美国和墨西哥的主权,欧洲在美洲其他的殖民地。美国持中立态度,但是若有侵犯损害美国的利益发生在美洲,美国将作出反击。

这一观点被称为“门罗主义”。这表明了美国在世界上开始变得强大,原来的宗主国英联邦已经要比不上美国了。而且,这种针对欧洲特别的是英国的政策,他们之间注定会有矛盾,争斗在所难免。也就意味着美国和英国开始分离。对于美国而言,加入英联邦,是对自己国家政策的损害,对自己是有害的,也是降低自己的地位,所以美国不会加入英联邦。所以国家富强是自己奋斗来的,不是天生的,为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富强,努力奋斗吧。祝愿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