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中医之“神”?

 369蓝田书院 2019-05-31

中医对神的认识,《黄帝内经》云天地合气“神乃自生”,而天地气味在肠胃化生成营卫气血。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小针解》说:“神者,正气也。”《周易》谓“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阴阳不测谓之神”,指神的变化表现多端。

天地之气是产生“神”的本源,故云“四气调神”。虽然这个神本源于天地之气,但不能把这个“神”转换成“天神”。因为这个“神”产生于天地合气,生成于营卫血气之中,随血气而藏于心。正如《灵枢·天年》所说:“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从后天功能来说,神舍心之后,又成为意识的主宰者,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心安就是神安,心安神不散,形劳而不伤,就能活百岁。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何以“失神”?《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为什么“神去”呢?因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损伤了营卫血气,故而“神去”,而不是先有“神去”,然后营卫血气亏损。

如何“得神”长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什么是“得道”呢?

《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说:“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原来“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就是“得道”,即顺四时天地阴阳之气养生则寿,如果发挥人的主动性,一是静心,二是呼吸天地之气,即《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神”生于五气、五味所生之“精气”,即营卫气血,如《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出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由此可知“神乃自生”之处多么重要,故被道家称为丹田、黄庭,佛家称为脐轮、腹轮,医家称为中气、神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