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月琴的演奏与教学

 何继红 2019-05-31

早在清道光年间湖北的皮黄(汉剧)中,月琴就是主奏乐器之一。《汉皋竹枝词》云:“月琴弦子与胡琴,三样合成绝妙音,暗笑巧随歌舞变,十分悲切十分淫。”京剧形成后,月琴与胡琴、弦子并称“三大件”。特别是在传统老生、花脸的唱腔中,月琴伴奏已不可或缺,有些戏中还用月琴独奏。 

京剧传统戏用一根弦,现代京剧有用三根弦的。坐姿:右腿搭左腿上,左手捏琴颈脖(托位),面板朝正前,琴腔一点架右腿,一点靠胸前与腹部形成三角形空隙,贴胸近影响发音。左手四指成圆弧形,按音时手指头不能按在品上而应在两个品间靠下品处,右手臂压琴腔上右手拇、食指夹住弹片(拨片,尼龙为上,牛角之)。如用一根弦需掰品时,为2,4,6,9,11,13掰掉,但还要对所剩品进行音准微调,也有保留2的,为#4。 

优质月琴的音阶准确、音准偏差不超过正负15音分,音色清脆柔和,音响宽亮;琴身圆度准确,框板宽度一致,面背板平光洁净;琴头雕饰细致;音品间隔准确,排列整齐;琴颈和面板在一个平面上,无前倾或后仰现象;弦轴、轴孔配合严,齿轮铜轴灵敏。各胶合部位拼粘牢固,涂漆匀净光亮。演奏月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拿拨子弹奏,其技巧已发展到弹、拨、撮、滚、扫滚、按、颤、滑、吟等3O多种,其中还包括有独特效果的“刮品”技巧,不但可用于伴奏,同样也是一件出色的独奏乐器。月琴,弹弦乐器,唐代已有月琴之名。来陈《乐书》:“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其形制与阮相近。清代,琴颈缩短,演变为现代的样式。 

音箱呈满圆形,琴颈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音域两个八度。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技巧有弹、拨、撮、滚、扫滚、按、颤、滑、吟等,用于京剧、楚剧等戏曲伴奏。 

月琴的定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民族音乐定弦CFCF;另一种是戏曲音乐,定弦为首调定弦#C、#G,主要弹京剧音乐,无论什么音都是作为(3)来弹。月琴的演奏技巧很丰富,但通常右手为弹、拨、撮、长轮、扫弦等方法,左手为推、拉、揉、移指等方法。 

月琴右手演奏的基础是:弹、拨、撮、轮称为“基本功”。其方法为右手食指与拇指紧握弹片,手腕与小手臂形成45度,利用手腕的力量弹到佛手的上前方琴弦,反复弹拨,弹拨力度均匀,切记不要弹强、拨弱。待右手基本熟练后,配合左手。左手的方法是用拇指把住琴颈,其余四指分别用指尖弹在品上,记住要用指尖稍前的部位。手指抬起时不能过高、太高,影响速度。另外,还有推、拉、移指等方法。 初学者可以从音阶练习开始训练,从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由慢到快,反复练习,要求达到旋律流畅,音符均匀,每个音符均带有颗粒状。

天津青年月琴演奏家刘训毅示范《甘露寺》的弹法

音阶练习熟练后,可以进行移指练习,爬音练习,这是演奏乐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另外,演奏乐曲时要把握乐曲中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变化来进行处理,弹与拨的力度与幅度如用法不准确就会破坏作品的涵义。例如:月琴独奏曲《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前奏引子部分。这就不能用简单的弹、拨手法来处理,而是要用长轮,并且控制音量,因这首乐曲此时的引子部分是表现淮海大战前夕的宁静。 

月琴右手方法之一的扫弦,也是演奏乐曲中常用的方法。例如:《百万雄师过大江》引子部分结束后突然弹出强烈的和声,此时演奏方法为扫弦,乐曲表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强大攻势已开始,要注意扫弦不是可以乱用的,一定要和乐曲内容相吻合。 

“撮”分为正撮,反撮。正撮为弹拨三次,反撮弹拨四次,例如舞剧《红色娘子军》中一段音乐。这一段音乐的演奏,右手腕要果断,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弹出的乐曲没有冲击力,也谈不上音色颗粒状。

月琴演奏家李世英(李多奎先生后人)自弹自唱《钓金龟》选段(琴师:费玉明)

京剧《杜鹃山》选段“乱云飞”(杨春霞饰柯湘)

反撮的方法用得就普遍了。例如: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的一段唱“乱云飞”,唱到心情沉重的时候就用反撮。正、反撮在京剧音乐伴奏中经常使用。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正、反撮,左、右手一定放松,随着乐曲的变化会碰到高难度的跳把位,如按品的位置太紧,是会影响音色与速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