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自律,是让马拉松“逼”出来的

 生财大掌柜 2019-05-31

我至今跑过十几个马拉松,可以那么说,人生的许多道理,都可以从马拉松这项运动中窥见端倪。其中有一项:胜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当然,马拉松的赛场,只有一位冠军,无疑也是跑得最快的。除此之外,对于身后几万名参与者来说,真正的胜利是安全完赛,这是针对自己的。与体能的合理分配、训练计划的执行度、时间的把控等各方面都有着紧密的关联。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时间的把控,如何控制好配速(跑步一公里所需要的时间),在体能允许的情况下,跑出更好的状态,是每一位跑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而这其中包含的经验与思考,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1、速成一定是速朽

许多人为了在朋友圈炫耀自己跑过马拉松,不惜透支身体,贸然报名参赛,最后往往会因伤退赛,就算勉强跑完,也留下了阴影,尊重时间的运行规律,速成绝无可能。

2、最好成绩不会发生在第一次

马拉松有一个专有名词叫PB(个人最好成绩),这是许多跑者追求的目标,PB一定是慢慢提高的,谁想在第一次就创下最好成绩,达到完美,那就是痴人说梦。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忍耐各种不完美,先去完成,再去接近完美。

3、没有退赛的马拉松是不完美的

退赛就是马拉松赛场的“突发情况”,再顶尖的运动员都有退赛的时候。这种未知时刻存在,但如果因为恐惧未知而举步不前无疑是愚蠢的。不确定虽然令人害怕,但不确定同时象征着更多的可能性。

4、伤病不会说好就好

十个跑者九个伤,不是说跑步就是容易让人受伤,而是说运动本该如此,就像人长大的过程总要摔跤,现状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一样。出现伤痛的时候怎么办?不要放弃跑步放弃运动,而是寻求最优策略,可以做做力量训练,游个泳,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都做好。

5、与时间做朋友

时间是无法管理的,真正管理的应该是自己,那些在马拉松赛场把配速控制得分毫不差的高手,一定是在日常训练中严格管理自己的人,时间更青睐于自律的人。

6、预先在脑中演练

有一位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在参赛前总是要先开车把赛道查看一遍,回头不断地在脑中预演,这就像《飞驰人生》中张驰的说那句话,“这条赛道,我每天都在脑海中跑20多遍,5年,3万6千多遍,我能记得每一个弯道。”生活中的任何事,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

7、用比赛验证自己

一个人平时训练的好坏,在马拉松赛场可以得到很好的检验,大赛才是检视自己最好的机会。生活中我们也不妨设置这样的环节,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欠缺?多给自己进行“验收”。

8、凡事都不过是靠积累

马拉松想跑得好,积累跑量是重要一步,专业运动员每天都要训练四五十公里,不积累,哪来的实力?凡事相似,“博学”的真相,是有意识的积累,从业余到专业,是一万小时的积累。

9、控制好心率

恒量跑步的重要指标是心率,刚开始跑的人心率很高,人很难受,随着能力的增长,心率势必会渐渐慢下来,慢下来的好处就是,可以跑得很远很远,也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10、以赛代练

报名一场马拉松赛,自然而然就会加紧训练,比赛跑得多了,应对各种状况自然也是游刃有余,给自己设定好目标,不受别人左右,自我证明是对时间最好的回馈。

以上十条,是我看完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后,结合马拉松总结出的“时间定律”。我现在每周平均跑步四五次,一年365天可以跑上200多天,有人问我哪来那么多时间去跑,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时间当作朋友”,你经常说没时间,说得多了时间也不会把你当成朋友,它会在你刷手机、煲电视剧的时候悄悄遛走,顺便带走你运动的时间、阅读的时间,朋友多了路好走,没有朋友路难行啊。

如果你还没有办法和时间成为朋友,那就计划跑一场马拉松吧,我的自律,都是被持续的跑步,和一场场的马拉松“逼”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