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它无愧为中华民族文学瑰宝的称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在很多方面,一副对联往往出人意料地发挥奇特的作用,甚至起到牵线搭桥、招财进宝、消灾免祸、峰回路转的作用。今天给大家讲的对联故事是:才子上联:“两个荷包蛋”,寡妇给出下联,小店红火了!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娇。 上面那首诗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呢,这首诗是清朝才子李元调的作品。今天的故事便和他有关! 在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李调元被调到南方,任广东学政二年。一次,他闲来无事,在街上游逛。中午时分,李元调突然觉得肚子饿了,他走进一个小食店吃茶。这是一个寡妇开的店,生意不好。于是李元调请寡妇拿出纸笔,要为小店写一副对联招来客人! 于是寡妇,铺好纸, 蘸足墨,李元调刚要下笔的时候,寡妇便给他端来一碗荷包蛋。请他趁热吃,就在这个时候,李元调走了神了,竟然挥手写出:“两个荷包蛋”五个大字,写完才省悟过来,李元调哈哈大笑:“我怎么写了这个?(小编怀疑你在开车) 李元调,因为是自己的失误,所以想尽力挽回。于是叫寡妇再拿纸过来,寡妇:“我只有一张万年红纸,裁成三条了。”于是将红纸给了李元调!李元调极力想补上上联。可是久久无法下笔。就在这个时候,寡妇说了句:“有了”。 寡妇给出的下联是:“一张万年红”。 李调元一看这是吉利话,赞扬道:“好!好!”,李元调没想到寡妇既然有如此才学,对她刮目相看。接着李调元又把横批写上:“好 好”。 自小店贴出这副对联和横批以后,人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看李调元的墨宝,门前热闹非凡。看过之后,还要进去打听李调元的故事,自然要吃上“两个荷包蛋”。于是小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小店改名为“好好店”了。 今天的对联故事就分享到这里了,喜欢点关注吧!小编将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对联,有趣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