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必须慎用的药物

 youxianlaozhe 2019-05-31

作者:常怡勇

编辑:寸心

不少老年人身患多种疾病,每天服药不但成了“家常便饭”,而且服药品种多。用药恰到好处,才能祛病益寿,否则,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药物的耐受、解毒、排泄和抵抗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大大降低,应用某些药物时更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服药必须慎之又慎。

肾上腺素、胰岛素、麻黄碱、颠茄类

老年人对这些药物比较敏感,使用时应酌情减量。患有青光眼的老人不可使用阿托品、654-2等颠茄类制剂,否则加重青光眼症状。

洋地黄类强心药物

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排泄慢,易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中毒。老年人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用量应为青壮年剂量的1/4。如地高辛,该药76%由肾脏排泄,老年人的肾清除能力下降,使得本药排泄减慢,血中浓度升高,老年人服用常规剂量就可引起中枢神经障碍或严重的心脏毒性。

因此,使用时应有医生严格指导并严密观查,有条件时可做血药浓度监测。

保泰、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老年人易患慢性腰背及四肢关节疼痛,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时,保泰松可引起浮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吲哚美辛可引起眩晕、精神障碍、胃肠出血、胃溃疡等;阿司匹林等解热止痛药可使老人大量出汗而虚脱。复方阿司匹林60岁以上的老人每次只能服0.3克。

这类药物对消化道都有刺激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消化道出血,故不宜空腹服用。患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应不用或少用。

应用这类药物降热时,虽然能暂时把体温降下来,但这种假象反而掩盖了真相,有时会耽误疾病的正确诊断,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在病因未查明之前,切忌滥用,否则治标不治本。

苯巴比妥(鲁米那)、安定等安眠药

失眠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偶尔服一些安眠药是可以的,如果长期服用就会形成依赖性,用量必须逐渐增加才能有效。

久服停药后,会出现头晕、恶心、肌肉跳动或失眠加重。鲁米那可引起过度抑制或出现兴奋激动现象,尤其是出现兴奋时不可再盲目加大剂量,而是应减量或加速药物排泄。

老年人长期服用安定后,中枢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宜减少剂量。这些药还可能给心、肝、肾带来损害。失眠是因老年人本来睡眠时间减少,加上其他种种原因所致。因此,这种毛病决不可依赖于药物,而应当积极采取别的办法。一般可以通过增加白天的户外活动、注意生活规律、睡前静息排除杂念等方法改善睡眠。

酚酞、大黄等泻下药

老年人便秘多因身体过胖、腹部肌肉无力、肠蠕动减弱所致,属于功能性硬秘。

长期服用导泻药不仅能引起结肠痉挛,还可造成体内钙和维生素的缺乏,因此要慎用。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饮食疗法,如早起空腹喝半碗淡盐开水,或冲点蜂蜜水喝,多吃蔬菜瓜果和植物油,生活规律,注意多活动,养成定时大便习惯,这样基本上可以解除便秘,实在需要导泻时,使用开塞露比较安全。

抗生素

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虽有显著疗效,但抗生素也有许多不良反应。如青霉素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出现全身皮疹,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做皮试。

另外,青霉素近年来使用剂量越来越大,但老年人使用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意识障碍、惊厥、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等症状。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由于主要由肾脏排泄,老年人肾功能降低,排泄减慢,可引起耳素性和肾毒性,可以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老年人更容易造成听力减退、耳鸣和眩晕,老年人最好不用,必须用时要注意减量。

红霉素、呋喃妥因等能在肝胆内郁积,产生中毒和过敏反应。这些药物对老年人来说,使用必须慎重。

头孢类(先锋霉素类)药物可导致老年人肠道内菌群失调,出现维生素K缺乏,也可引起伪膜性肠炎等严重二重感染。

心得安

可因老年人肝功能变化或血浆蛋白含量的下降而使不良反应增多。如头痛、眩晕、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或心脏传导阻滞等。

利多卡因

老年人使用排泄减慢,剂量过大可引起精神错乱和心脏抑制。老年人有心脏传导阻滞、脑血管病或过敏者禁用。

度冷丁

老年人使用本药作用增加,易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必须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

碳酸锂

老年人排泄慢,易引起蓄积中毒,应小剂量服用并严密观察。

左旋多巴

是治疗老年性震颤麻痹的常用药。易引起恶心、呕吐、低血压、晕厥、定向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小剂量服用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苯妥英钠

对肾功能低下或患有低蛋白血症的老人,可增加神经和血液方面的不良反应,应根据年龄适当减少剂量。

氯丙嗪

可引起震颤麻痹,应小剂服用,并严格观察防止震颤麻痹的发生。

阿米替林

多数老年人服后可引起不安、失眠、健忘、定向障碍、妄想等症状,而且与剂量关系不大,发现后要立即停药。

肝素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用药后出血发生率增加,要严密监测出血征象,并避免同用阿司匹林。

近年来发现老年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肝素更为安全。

利尿药

可引起脱水和体内电解质失衡,使用中应严密观察血象。和强心苷合用时要注意易发生强心苷中毒。

药酒

药酒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的药酒,如大家所熟悉的五加皮酒、木瓜酒、国公酒、冯了性药酒等;另一类是滋补酒,是用于滋补健身的,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五味子酒等。

这些都是老年人常用药物。将药物浸泡于酒中制成药酒,目的是利用酒的辛温行散之性,以活络通经。因酒本身也是一种药物,有畅通血脉、散淤活血、祛风散寒、消冷积、医胃寒、健脾胃、提精神和引药上行、助药之力等功效。

所以,酒和药加在一起,可以增强药力,制成药酒病人服用也方便。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服用药酒,患肝炎、肝硬化、食管炎、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的人,则不宜服用药酒。

其他老年人服用药酒时,也应注意选用药酒要对症,用量遵医嘱或按用量说明,不得超过剂量(某些治疗风湿病的药酒含有毒性中药成分,服用时应严格掌握剂量),更不能拿药酒当一般酒饮。

有人以为补酒无碍,多喝一点也没关系,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长期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有些老人经常服用催眠安定类药物,这类药也不能与药酒同服,否则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应当慎用。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