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周丨上世纪末一篇《柳叶刀》掀起“疫苗犹豫”,如今已成全球健康威胁

 健康慢走 2019-05-31

编译 / 李媛

今年美国多地出现麻疹疫情,病例数不断攀升。曾经被宣布“消灭”的麻疹卷土重来,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反疫苗论难辞其咎。“疫苗犹豫”被WHO列为2019年全球十大健康威胁,它指的是对接种疫苗持抵触或者犹豫态度,使得世界预防医学已取得的成果出现倒退。

世纪末的一篇《柳叶刀》打开了魔盒

故事的主角Andrew Wakefield曾经是一位英国外科医生,他1993年发表了论文提出麻疹病毒与克罗恩病存在联系,2年后又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提出麻疹疫苗与克罗恩病有关。然而进一步研究没能证实此相关性。

此时有一位自闭症儿童家长找到Wakefield医生咨询肠道疾病,吸引了Wakefield医生的关注。他转而开始研究麻风腮疫苗与自闭症的关系。1998年,Andrew Wakefield和12位同事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称接种麻风腮疫苗与自闭症等行为异常存在相关性。

此时Wakefield医生已经是高级教授和荣誉顾问。尽管文章中明确说明没有证据证明二者因果性,Wakefield医生在文章发表前的新闻发布会和医院的新闻采访中呼吁停止接种麻风腮疫苗,直到更多研究证明其安全性。这番言论一出,受众广泛,立刻引起了大量争议。英国疫苗接种率随之下降,也引发了全世界对麻风腮疫苗的恐惧。

Wakefield医生的言论发表后,多个流行病学研究都没有发现麻风腮疫苗与自闭症的相关性。2004年,一个名叫Brian Deer的记者经过4个月的调查,发表新闻稿指出Wakefield医生曾收到5.5万英镑来自其他公司的资助,寻找疫苗有害的证明。论文发表时Wakefield医生没有告知同事和其他医学专家这一利益冲突。紧接着这篇报道,发表在《柳叶刀》论文的10个共同作者要求撤稿。

2007年,Wakefield医生和2个共同作者被英国医学委员会指控严重失职。2010年英国医学委员会发布调查结果:Wakefield医生的行为不实且不负责任,对研究中的儿童麻木不仁,进行了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Wakefield医生因此失去了行医资格。

这篇引起千层浪的文章最终也在2010年因内容不实被撤稿。然而这之间的十几年里,公众对疫苗安全的怀疑逐渐发酵。这篇“伪科学”文章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撤稿通告也难以逆转,越来越多的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率下降,传染病发病率反弹

虽然拒绝疫苗的声音从疫苗出现伊始一直存在,但是近年来其影响不断加大。预防医学专家们将“疫苗犹豫”定义为对自己或孩子的免疫接种抵触和拒绝。其后果可想而知,对孩子和社会都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一些原本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死灰复燃。

没有接种疫苗的儿童患百日咳、水痘和肺炎球菌肺炎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2、8.6和6.5倍。疫苗接种率低的地区麻疹和百日咳发病率增高。受害最严重的是因医学原因(如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血液病、肿瘤和化疗导致免疫缺陷,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免疫缺陷病患者等)、年龄太小尚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尽管许多科学杂志从疫苗的效率和安全性角度系统反驳了抵制疫苗的种种理由,但是仍然难以传达到广泛的受众纠正错误信息。与此同时,许多曾经被认为已经攻克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在许多地区出现疫情爆发。

2008年1月到2012年5月,法国共有超过22000例麻疹病例,其中5000人次入院治疗,10人死亡。此次流行与不全面接种疫苗有关。

2013年1月到4月,波兰出现21283例水痘病例(每10万居民55.2人发病),其中81%是15到29岁男性,这显然与波兰1989年到2004年只给青少年女孩补种水痘疫苗有关。

2012年美国共出现48277例百日咳,其中20人死亡,主要是3个月以下尚未接种疫苗的婴儿。这与当年未接种人群增加有关。

当家长“疫苗犹豫”时,他们在犹豫什么?

一项对于已经给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疫苗的顾虑有以下几点:34%的家长担心疫苗会削弱孩子的免疫系统,23%的家长认为孩子接种的疫苗太多了,15%的家长认为孩子通过得病获得免疫比打疫苗好。在不给孩子打疫苗的家长中,持这些顾虑的比例更高。

这也给医生带来了困扰,2013年一个系统回顾中指出,没有什么证据可以有效地直接说服抵触、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试图通过说教逆转疫苗犹豫可能适得其反,让家长对疫苗的态度更加消极。

使用C.A.S.E.法可能更加有效地消除家长对疫苗的怀疑,即明确原因(Corroborate)、结合个人(About Me)、科学证据(Science)、解释建议(Explain/Advise)。首先明确患者不愿意给自己或者孩子接种疫苗的原因,然后结合个人经验指出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原因。下一步,结合科学证据证明其结论,并且给出解释和建议,如图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资料来源

[1]Pietro M L D , Poscia A , Teleman A A , et al. Vaccine hesitancy: parental, professional and public responsibility[J]. Annali Dellistituto Superiore Di Sanita, 2017, 53(2):157.

[2]Dubé, Eve, Vivion M , Macdonald N E . Vaccine hesitancy, vaccine refusal and the anti-vaccine movement: influence, impact and implications[J]. 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 2015, 14(1):99-117.

[3]Jacobson R M, St Sauver J L, Finney Rutten L J. Vaccine Hesitancy.[J].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5, 90(11):1562-1568.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