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36safety报道了xxx轮维修时发生二氧化碳泄漏事故(点击链接)、导致10人死亡的消息。昨天,船友@乞丐熊以后 在龙de船人社区上转发了事故亲历者的描述: 船员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夏**,湖北孝感人,在金海翔轮任三管轮,今天我带着非常非常沉痛的心情,说下事故经过及感受,希望让更多的海员朋友及船务管理公司更加重视安全、正视生命、杜绝违章操作,加强宣传与监督。 5月25号15时左右,我们在机舱中层修主机,机舱内维修项目多,噪音很大,人员混杂 ,突然一下子听到异常,几秒钟时间,就出了大事...... 船友评论: @金陵老船工: 不是泄漏哦,这是真正的二氧化碳释放,只不过是个愣头青给弄的,咱们船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90年上海船厂也有个一模一样的事故,也是多人伤亡,那个事故让老一代船人牢记了一生,大家可以百度后参考,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生产安全警钟长鸣。 修船呗,机舱里就是人多,船厂和船东都有比较大的问题。不一定在释放箱上操作,更大的可能是直接手动按下了主阀,根本没延时报警,二氧化碳释放,拖出来的人都和冷库里的冻带鱼一样哦。 测试报警应该喊大电,拉开二氧化碳释放箱的门,门内行程开关动作,就会预报警,有的同时切断机舱的风机和油泵,或者拿螺丝刀压下主释放阀把手下的微动开关触点,报警效果是一样的;这个三副业务不熟练,有责任了。 我的估计:机舱二氧化碳管路由于在室内,肯定是不需要更换的,根据修理单,更换的应该是货舱区的二氧化碳管,由于船龄已经达到25年,属于老龄船,甲板上的二氧化碳应该已经报废,新管路在更换完毕后需要做密性,常规的做法是把所有二氧化碳钢瓶上的瓶头阀全部上好保险,然后接压缩空气,由船厂和船上轮机部的轮机员做这个试验,让这个二楞子三副去做,说明船务公司的管理有很大问题,船厂也不负责任,进入二氧化碳室应该需要船长和老轨同意的,这是个危险源,可惜了那么多条人命。 正确的操作是船员中轮机员、三副、船厂铜工配合操作: 1.插入所有CO2钢瓶瓶头阀上的保险销; 2.把杂用空气用软管接入,机舱杂用空气瓶压缩空气接入CO2管路; 3.把通更换后的CO2管路的主阀打开,压缩空气吹通管路; 这个试验一定要格外小心的,老轨或者大管轮必须在现场。 @Joey_SQ: 估计是直接在二氧化碳室操作的。一般测试二氧化碳的报警都会在遥控站,遥控站门一开报警声就响起来了。 @汪汪汪oO : 据我了解,是海事检船,让三副做模拟实验,三副就真实验了…可能不仅机舱有人,货舱也有人… @江海直达 : 上一张系统图, 可以看出误操作有多困难,没有调查好之前,不应多指指责三副: 假设上面网友说的,是试验验收时出的问题,那么,可以说,这个事故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也就是事故由多个不具备技术经验或不具备基本操作知识的人,共同制造了这个悲剧。 修船厂,低技术能力, 验船师,低技术能力, 船员,低技术能力, 还有,验收流程管理混乱, @labilaoxin: 不排除蓄意的嫌疑,首先要切断相应报警系统的电源,拉下控制气瓶手柄的一瞬间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听着瓶头阀噗噗噗一阵响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 @wangjin000 :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死去的八名工人,他们真的是我修造船界的员工,他们可能不是你们的同事,不是你们的朋友,不是你们的亲人,不是你们的哥们,也从未一起说过话,谋过事,交过心,甚至你从未见过面,更谈不上在一起喝过酒。无任何交集,甚至连擦肩而过的缘份也没有,一点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他们在之前都有一个圆满的家庭,有妻子,有父母。 然而从头到尾,我都不想说是谁的过错,我也不想分析这事故的原因,死便死了,了然一生,该哭的哭,该绝望去绝望,该赔钱的赔钱,生活还要继续。 哥们儿,我的好哥们儿,一路好走…… 生活不易,各位船友,要好好珍惜…… 附:上海船厂1990年11月·22日青云岭轮二氧化碳中毒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当天13时许,该厂浦西分厂船体车间装配工滕某与同组装配工带班刘某登上停泊在部码头即将完工离厂的青云岭轮,准备继续进行尚未完成的厨房油罩移位工作。 当行至甲板第五货舱附近时,滕某看到同组外包工吴某坐在桅屋的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内,就跟着刘某自行进入二氧化碳灭火站室。 当刘在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向吴布置任务时,发现滕某正在推动二氧化碳控制瓶瓶头阀操纵杆,立刻叫滕某“不要乱动”。 但为时己晚,气控瓶头阀已被滕某启开,随着“砰”的一声,机舱灭火系统的128只钢瓶中93只钢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通过管系和布置在舱内的33只喷嘴施放到机舱各个部位。当时,机舱内工作的共有39人。当二氧化碳气体喷入机舱发出阵阵声响时,正在机舱作业的人员纷纷向舱内扶梯等出入口奔跑。但由于强烈的气体在瞬时形成一片白雾,给人员的疏散带来了很大困难,有18人未能及时跑出,昏倒在机舱里,酿成了人员重大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入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