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一、什么是运动模糊 二、人眼中的运动模糊效果 三、运动模糊的优点与 四、如何创作出动态模糊 一、什么是运动模糊运动模糊是一种有趣摄影的手法,在拍摄过程中使运动的物体在照片中产生模糊状态,呈现出一种接近条纹的效果,是在静态的图片中表达运动感的最好方式之一,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远超过快门速度时或者在静止状态下以低快门速度运动时,运动模糊的效果便能产生。 二、人眼中的运动模糊效果事实上,人的眼睛也会产生运动模糊的效果,当有物体在我们眼前近距离快速移动时,我们的眼睛就会将其模糊。 我们做一个实验吧,拿出你的手,在眼前快速晃动,看看是什么样的效果,那就是运动模糊。 如果以相机的快门速度与人眼的进行匹配的话,快门速度的数值为1/100左右。 为什么我们平时会忽略这种运动模糊的感觉呢?那是我们的眼睛非常的智能,能够非常精准熟练地聚焦物体并在其运动时进行跟焦,所以除了在眼前近处高速移动的物体时,我们的眼睛都会将这种模糊的效果消除。 三、运动模糊的优点与缺点优点:运动模糊能够为静态的照片营造出一种运动感 运动模糊使照片看起来更加立体自然,富有真实感 运动模糊使照片有了突出了主体,有极大的视觉冲击 缺点:运动模糊的效果会消除掉许多细节 运动模糊会让人不容易辨认照片中的对象 在某些情况下,模糊的效果会让照片中的元素看起来很轻,失去了重量的感觉。 四、如何创作出动态模糊1.降低快门速度 运动模糊的原理就是让相机快门打开状态下的时间足够传感器捕捉到运动的拍摄对象。 因此要拍摄运动的物体第一步就是要降低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应当符合物体的移动速度,如果物体运动速度特别快,那么快门速度就需要特别低。 移动的人和汽车,肯定不会用相同的快门速度。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光线,快门速度越低,进入相机的光线就会更多,照片自然就会更亮,注意不要让照片过曝。 2.固定相机 要让照片感觉处于运动状态,可以让相机移动或拍摄对象移动,或者二者兼有之。 无论是怎样的状态,都需要尽可能的固定相机,在低速快门下,手持相机保持稳定是比较困难的。 可以使用三脚架是相机完美静止,同时设置定时拍摄,防止按下快门时产生的抖动。 如果需要相机也一起移动,可以使用相机的手持稳定器来稳定相机。 3.尝试快门优先模式 刚刚说过,拍摄运动效果的照片最重要的就是快门速度,除了设置好合适的快门速度外,还需要完全控制好它,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很好的方法。 这个模式非常方便,能够平衡快门速度与其他曝光参数,使照片在能够拍摄出运动模糊效果的同时,也能曝光准确不票差。 4.控制光线 之前又说到,快门速递非常低的时候,照片会很亮甚至过曝,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1)降低光圈 既然进入光线的时间比较久,那么我们就降低光圈,改变光线进入传感器时孔径的大小。数字越大,光圈孔径越小 当你使用快门优先模式时,相机会自动完成这个操作,如果使用手动模式,那么光圈需要和快门速度成比例降低。 当快门速度降低一档,速度则放慢一倍。光圈也是一样,光圈降低一档,孔径开口的尺寸降低50%。 (2)降低ISO 感光度是光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ISO数字越大,传感器对光线越敏感。 选择一个较小的感光度有利于防止低速快门时的过曝情况。 (3)使用滤镜 可以使用中性密度滤镜,也叫ND滤镜,使用滤镜能够减少通过镜头和相机的光线,从而可以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 如同给镜头带了一个太阳镜,ND滤镜非常有利于在低速快门下平衡照片的曝光。 5.使相机进行平移 除了在固定机位拍摄动态物体,有没有想过与拍摄对象一起移动呢。 这可以使你的照片除了速度感以外还能增加力量感。 在和拍摄对象同步移动后拍出的照片,背景产生了运动模糊效果,但主体仍然是准确清晰的。 在那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个长焦镜头和手持稳定器。 总结运动模糊能为你的照片提供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但会消除照片的部分纹理,在使用时请谨慎使用,过度模糊会让照片里什么都看不清。 合理的运用运动模糊,你的照片充满了运动感。 这里是洞脑摄影客,一个和摄影客们探讨摄影的地方 在这里,和我一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