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失禁怎么办?艾灸效果真的不错!

 一水易人 2019-05-31

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病位主要在膀胱,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涩无权,则膀胱之开合失度,即可出现小便失禁。因此用灸法来中风后尿失禁,可以固摄膀胱和尿道,效果还不错~

案例

某院收治62例中风科住院患者,均为中风后尿失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1例 ,对照组 31例 ,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尿失禁患者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充足饮水、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无特殊治疗。

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首先嘱患者仰卧,腹部放松,给予艾灸。首先选穴,通常选择神阙、关元、气海、中极,然后点燃艾条放置艾灸盒中,取一片2毫米厚的生姜,用针灸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放于艾条与皮肤之间,置于以上穴位,脉脉艾灸提醒您隔姜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患者感到温热且舒适而不灼痛为度,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一次,十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结果

痊愈:小便时有尿意感,完全能自行控制;

显效:小便基本能自行控制,但偶有失禁;

无效:尿失禁程度无变化,无法自行控制。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0,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显效13,有效10,无效8,总有效率74%

小结

临床观察中多见于老年人,久病之人,病情多见于虚证、寒证,以肾气不足,脾气亏虚,膀胱不能约束,气化无权,而开阖失常所致

故采用艾灸以益肾气,固摄下元,补脾温中散寒。生姜,味辛性温,隔姜灸可利用药力和热力温通经脉,温阳扶正,增强膀胱的气化功能。

中极为膀胱经的募穴;关元为治疗溺溲异常之要穴,气海、关元为任脉会穴,是人体元气之根,用以振奋,增补肾气;神阙穴是强壮要穴,艾灸能通过艾叶温通作用,使热气借经脉之道直趋病所。

总之,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肯定,简便经济,且患者舒适度高,临床值得运用。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光明中医》作者马晓辉等,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最好就医辩证诊治,网络推断不会太精确。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