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清癯,梨堂煮酒,燕子探桃枝。两方交好的世族,觥筹交错,笑宴言言。 坐在角落的男童,唇红齿白,眉秀目明。小脑袋四处张望,许是看见了什么,顿时眉开眼笑。悄悄伸出小手,从果盘里摸了两颗青梨。揣在怀里,朝梨堂外的院子里走去。 春生桃花,红玉点白锦,密软青石。 女童梳着丫髻,穿着湖绿罗衫,珍珑可人。正捡起落在青石上的桃花瓣,朝最低的枝头递去,小手刚一离开,桃花复又落下。女童抿着嘴,眼泪在眶里打转儿。 男童在一旁安静的看着,见女童要哭了,忙走到女童身边。 “吃梨吗?”男童从怀里掏出一颗小青梨递给女童。 “那你呢?”女童接过青梨,问男童。 “我也有呢,你看!”男童从怀里又摸出一颗梨,笑着对女童说道。 女童“噗嗤”一笑,在眼眶里打转儿的泪珠子一下子滚落,却是已破涕为笑。 梨堂外,桃树下,青石旁,两个小人儿一小口一小口啃着小梨儿。 女童叫张玉娘,后来成为与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 男童叫沈佺,名传帝都。 但此时,他们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那年,他们十五岁。那次,他们订婚了。那回,梨堂外,桃树下,青石旁,他们没有吃小青梨。 玉娘铺下凉席,摆上红泥小火炉,煮着青绿的酒。沈佺搬来书案,调好粉蝶,在白宣上为玉娘画像。桃花人面春酒细呷,金风玉露怎绕树三匝。 “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 玉娘夜挑红烛,细绣紫香囊。待第二天清晨,支开窗户,桌纹覆灯油。将小纸条儿藏于紫香囊里,含羞递给沈佺。 “燕子双去复双来,将雏成旧垒”“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侣梦违”。 沈佺才情绝艳,却性高孤洁。虽家道中落,也不愿用满腹才华去博一场功名利禄。玉娘父亲就此不愿玉娘嫁与沈佺。玉娘写下《双燕离》,抵死反抗。玉娘父亲无奈,但提出一要求,沈佺必须赴考。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不见镜中人,愁向镜中老。” 玉娘拿出私房钱赠与沈佺,送别时,写下这首《古别离》。既有女子豪气,把酒送君霸凌道。又有女儿别离心上人的哀婉心思。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会在离愁中老去。暗示沈佺早点衣锦还乡,不要让她等很久很久。 沈佺高中榜眼,名动帝都。京城人称之为奇才。故事若就此结束也好,可惜可悲可叹。 1271年农历12月25日丑时,沈佺在回松阳迎娶玉娘之际,不幸病逝! “素情无所著,怨逐双飞鸿” “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 玉娘为与沈佺阴间相见,绝食而死,年仅27岁。 张玉娘一生得宋朝女子之大幸,也得女子之大不幸。 宋朝文人,但凡有点才气的,莫不以风流自诩,呷妓不敢落得人后。哪怕留下无数动人专情的词篇,实则现实中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如沈佺专一的,没有沈佺的才气。有沈佺如此才气的,没有他专一。所以张玉娘能在小时候便认识这样一个男子,是女子最大的幸福。但当这样一个男子为她考取功名,为思念她而病死的时候。张玉娘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与理由,完美的夫君已经死去,她剩下的人生没有了意义。 27岁啊,人间少了一对苦命又幸福的鸳鸯,历史上少了许多的词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