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生在平壤的神秘强人,却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

 思明居士 2019-05-31
这位生在平壤的神秘强人,却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要论世间难事,治水——绝对能够上榜,这“龙王之怒”一旦发作,实在是难以遏抑,正是为此,当年白娘子才会水淹金山寺,要不是法海法宝多,这个金山寺可能就变澡堂子了。

即便是到了今天,一旦大江大河突然发水,我们也没太多的办法,“洪水猛兽”一词真不是白叫的。千百年来,对我们民族而言,要论水害最为严重的河流——那非黄河莫属。两千年间,竟决口了1500次,改道26次,折磨得两岸百姓哇哇叫苦。

从远古大禹时期,我们民族就一直在寻找治理黄河的方案。大禹提出的疏浚法,对世界上大多数河流都是有效的,但对黄河——却并不能治本。原因很简单: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貌,导致黄河泥沙含量太大,不停淤塞河道。我们自古就有“黄河清天下宁”的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黄河治理都是我们民族的生存难题。

一、王景家世

直到公元一世纪——王景横空出世。

这个王景,他的出生地在今天的朝鲜平壤,不过这兄弟可是地地道道的华裔汉人,不是什么“思密达”族人。因为汉朝时候,这朝鲜半岛都属于大汉领土,其北部区域区域在当时叫做乐浪郡。

这位生在平壤的神秘强人,却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

用当时的标准看,这王景的国人身份根本不用开证明,就是住得远了点的乡下孩子,用不着认祖归宗。

至于王景家族能从大东北,最后跑到中央都城,这有一点偶然性:

我们知道,两汉之间,有一段王莽改制引发的混乱时期,就在这段中央控制力很弱的时期,由于天高皇帝远,乐浪郡人王调造反,搞了个小独立王国。后来刘秀称帝之后,就派人收复乐浪郡,王景的父亲王闳就与曹史、杨邑等人杀了王调,重新归入汉朝怀抱。

可是论功行赏的时候,王闳却不接受封赏,这得到了刘秀的高度赞赏,觉得这王闳是条务实的汉子,就召王闳进京当官,王景一家就此进入了东汉朝廷的视线。

结果,王闳确实没有当官的命,走半道上就去世了。然后,王景就当了个司空属官,这刘秀的一个无心之举,完全没想到会就此成就一项影响后世近千年的大计。

这位生在平壤的神秘强人,却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

二、王景治水

这个司空是汉朝的三司之一,主管的是——工程。

王景很聪明,但跟当时尊崇的大儒不同,他特别喜欢天文、数学,是个典型的工科生。在司空这种衙门里,他的特长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公元58年,有人就向汉明帝推荐王景,说这人很聪明,在工程技术方面有一套。

汉明帝很高兴,于是就先派王景跟王吴一起,去治理浚仪渠。结果,这个浚仪渠很快就被成功疏浚。浚仪渠只是黄河上一条小小的支脉,这次的成功之时王景的牛刀小试。

而当时困扰汉朝的黄河问题才是真正的大国工程。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从公元元年的泛滥发水算起,到汉明帝时期,黄河已经随心所欲半个多世纪了。位面之子刘秀曾想治理黄河,可是限于人力、财力,结果这事就一直搁置到汉明帝时期。

公元69年,汉明帝命令王景着手对付黄河、并修复汴渠。

这位生在平壤的神秘强人,却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

对于这个千古难题,“工科男”王景对黄河沿岸的水文情况、地质环境进行仔细的测量、计算,一张治水蓝图逐渐在王景的脑海里成型。

结合黄河的特点,王景提出的策略是:

修堤坝、立水门、定河道。

修堤坝好理解,对于黄河,事实早已证明,光疏浚那是不行的,所以堤坝还是要修,而且要高标准的修。

立水门,则是王景的创新,他在黄河(也有说在汴渠)上每10里立一个水门——也就是闸门、泄洪口,这东西不但能缓解汛期主河道的通水压力,而且能对沿岸农田进行灌溉。

定河道,这个也很重要,因为泥沙含量太大,沉积太快,所以黄河是最喜欢改道的河流,针对这个特点,王景认真、仔细考察之后,给黄河确定了一条流动自然的河道。

汴渠,这是沟通黄河、淮河的一条大运河,但是由于黄河的随心所欲,导致汴渠被毁。江淮一带的钱粮大多要通过汴渠运送到都城洛阳,所以汴渠的修复很关键。

对于修复汴渠,经过认真考证,王景给出的方案是: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

工程进展很快,不到2年的时间,这套科学、合理的治水方案就付诸实施了。由此,黄河桀骜不驯的奔流彻底得以改观,此后直到宋朝的八百余年间,黄河再没有大规模的泛滥。

这位生在平壤的神秘强人,却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

王景的想法很宏伟、思想很科学,然而,对应的实现起来——很费钱。尽管王景尽力节省费用,这套工程耗资仍达100多亿钱,这大体相当于东汉10年的财政收入。但是,对于治理黄河这种人类难题、世纪工程,以10年的国家财政来换取“八百年安流”,这不得不说是一项人间奇迹。

资料来源:《中国水利工程技术史》

弃笔从戎的文人筑就不破坚城,为南宋延续国祚数十年

《水浒传》里有“岳庙”?这要说宋真宗的一件荒唐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