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步走好内审专业化之路

 尕酒窝 2019-05-31
在外部监管形势趋严和城商行新产品、新业务、新技术快速涌现的背景下,快速有效地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城商行内部审计亟需解决的难题。

完善内审专业化建设的管理机制
建立专业化建设的业务体系。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银行业务审计和审计基础研究两大类,还可以按照业务品种、产品类别等进一步细分。同时,内部审计专业体系可根据银行业务发展状况和风险管理需要适时调整优化。
建立专业化研究的工作机制。按照专业研究的工作内容、成果展现、时间进程及工作流程,可以把专业化研究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实践研究和专项研究三部分,三个方面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建立专业化研究和指导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加强组织层面的统领指导作用,通过专业化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人员分工、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突出组织层面的资源配置作用;有效发挥团队层面的统筹安排作用,负责人适时根据团队成员的工作饱和情况,统筹安排专业化任务;对于业务之间关联密切的团队,可以成立临时联合小组,协调推进。
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专业化研究的目标完成情况和项目实践成效等制定详细的积分考核方案,与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通过阶段小结、周期通报和定期总结等形式实现常态化考核,强化过程控制。

加强专业化成果的交流与应用
强化专业化建设与审计项目无缝衔接,实现互促共进。注重将专业化建设与审计项目组织管理、质量改进等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团队成员通过项目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创造新的成果;项目实施团队重在应用,实现项目实施专业化和标杆化,并在项目后为研究团队反馈成果应用情况。人员配备时,研究团队可为实施团队提供支持,实施团队可为研究团队输送后备力量。
搭建审计知识库共享平台,实现成果信息互通。搭建审计知识库共享平台,对各类信息进行合理分类、分层,并设定统一的命名规则和形式规范以方便查询与积累,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审计成果、审计数据等资料,可在部门审查或审批后发布。
深化研究成果的分享和推广。有效组织集中培训,在审计人员比较集中的时间,开展每周一课等内部培训,针对专业化新成果进行集中授课,并借助互动提问、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来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微信学习群等分享新业务、新产品等外部信息,引导审计人员及时了解前沿业务信息,主动学习、获取相关知识。
推进专业化研究。目前,对于城商行开展内部审计专业化建设还没有太多成熟的思路和模式去借鉴,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及时修正,群策群力地把专业化建设做深、做好、做出实效。应经常组织审计人员针对专业化建设进行交流探讨,及时发现和解决专业化运行机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确保专业化工作目标的实现。

拓宽审计人员能力提升渠道
建立审计人员专业发展档案。为审计人员规划职业生涯,针对弱项、短板,制订切实可行的专项提升计划,分层级、分专业设计并开展培训项目;鼓励审计人员参加注册内部审计师类执业资格考试,或参加与所选专业方向相关的行业资格认证,切实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拓宽审计人员的培训渠道。为审计人员提供适合的外派培训机会,通过联席会议、参与授课、跟岗学习等,为审计人员在组织内营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适当加大向核心审计人员及优秀专业审计人员的资源倾斜力度,加强项目研究牵头、项目主审和特长审计师的培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