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泷水随心斋 2019-06-01

绝壁长廊 ——  第二届广东中国画写生创作高研班太行游记

        最初拟订的目录,最后一辑是“嵩山少林”,我想了一想,严格来说那属于另一个行程的范围,所以我把这篇作为了这个系列最后的完结篇,这恰恰是第十篇,一个完满之数。

        我们从王相岩下来,第二天上午,不再远行,就在附近找地方画,下午主办方安排了自由活动,方便大家去买些土特产,因为今天是在太行的最后一天,明天我们就集中到殷墟作短暂参观,然后从安阳坐高铁,结束行程,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中。

       时间匆匆, 来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转眼就到了挥手作别之时,离别的情绪忽然就渲染了所有的人,有些不舍,就相互约定,在某个春暖花开的时候你来看我,又或许是待大雪纷飞,我们结伴北上......

      不打算流水的再把这个记录下去,我们这天和前边的每一天都类似,简单的吃饭画画,一些很琐碎的事也没有什么可以述说,然而回想起来,又忽略了很多,我没有记述老师们的讲课,没报道结业证书的颁发,没说在镇上吃饭受了白眼,没说小马天天想着去挖崖柏,没说小周带我们去吃夜宵喝啤酒,许多细节都忘记了,有些同学在这里也自此至终没有出现过。

       成人的写生不同时进行,有受地点的局限,有审美取向的差异,诸多的因由会让我们分散,这情形下我只清楚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与记得我所走过的地方,所以这种种的有意无意之失,构成了这个记录的不完整,这种缺失虽然不影响游记的终止,随机写的文字也不可能如小说一样有严谨的故事情节,这要把没故事说成一个精彩的故事,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不过无论如何,没做好一件事,总像有所亏欠。

        我想作一个回顾,再次翻开照片文档,在里面挑了部份,这些照片是不连贯的,大都是某一个瞬间的抓拍,对比起有意识的,这无意间的显然要更真实,更自然,更能得到现场的感觉。

      安阳东,我们从这里回去。

        晚上听马老师讲课,静静做的笔记。

        广州,我们在等的士。

     准备进侯车区了......

       汤哥有一堆放不下的生意,还是任性的跟我们来了。

      朱朱在广州南站清点人数,我此刻的角色是添乱的。

      向扛着单反来的静静致敬,打个招呼。

      出了站,意气风发,这是新乡。

      超哥何事如此孤单?

      来一张民工返乡的镜头。

        我们活动总策划陈之哆老师

          三位导师在一边说悄悄话。

      拍什么啊......别问,我也不知道!因为早忘记了。

        细细品味马老师的用线。

       方老师的颜料。

       又偷拍方老师画画  ,手机不错,就是不能砸核桃,差评!

        院长是第一次露脸。

      高铁上一样认真作画。

        这种小车一爬山就喷黑烟。

       不是总有车坐,第一天从山里回,我们走了几里路。

       马老师看着另一个马老师,对了,我就乐意默默看着你画。

      老婆饼没老婆,但绿豆雪条是真的有绿豆。

        镇上的美术馆,白天晚上都不开门。

      康主席和小马哥的临时摊档。

        烧烤晚会上,马汉斌老师和周晓光对唱。

       很嗨的方老师和手舞足蹈的阿通

       宝宝唱得动情

       那是天梯,我们没有走到尽头。

         鸟叔还是蛮帅的

         干涸的河床,超哥和达潮兄背道而驰。

      后记

         到这里,当初自己忽然想要写的太行之旅算是完结,这第一篇到第十篇刚好是一个月,中间分隔了很长时间,诚言,我不是一个好的记录者,我也不是一个有什么深度的作者,我一直认为我写的东西过于浅薄,表达不出我想表达的,但细细想来,这也是恰当的隐晦,我毕竟不是在解剖自己,也不需要把自己祼露在世人面前,谁都没有义务去明白你的所思,而且知识和人生的阅历会让我们对语言的驾驭和理解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文字所做出的诠释,更多是基于我们对事物的概念,当看见“月满西楼”这四个字,你想起了什么?你见过西楼吗?自己还是和谁一起见过?这天上的月又是那一年那一月的月?这个西楼又是那里的西楼? 要知道这世界上叫西楼的楼和叫西湖的湖是一样多的, 每个人见过的西楼都是不一样,所以在那一瞬间,我们联想到的东西就不一样,我们的感受也绝对不相同,但有可能接近或相似,这也许就是文字的魅力,在共性的表达基础上,让每一个人又得到了个性的满足。

        离开太行,我和小伙伴们到郑州,上了中原福塔,去了登封,爬了嵩山,看了少林,也到过北宋的皇城开封,康主席的战友一路热情接待,连日疲惫,加上酒的作用,临别那天晚上,终于感冒了,头一直发热,我躺在酒店的床上,熄了灯,紧闭的窗帘上有个影子,那形状很像在太行宋家院院子里的那棵高高瘦瘦的树,我睡不着,用手机写了几行乱糟糟的文字,以悼念此行最后的一次失眠。

街灯在窗户上画下一些影子

我分辨出一株瘦削成梦想的枝桠

它伸着一只想抚摸的手

陪我在床上蜷缩

陪我孤单、头晕、失眠

我们都保持着一种不舒适的姿态

对望无语

嘴唇的干涩和口腔的苦

像今夜忽然尝出在白酒里的卑微

我胡乱的把被子拉紧

这不妨碍我们

在昏暗中读一读彼此目光里的沉默

我感到心里的执念

它丢弃曾经繁花似的叶子

如同要陪我一起丢掉

记忆中满满的疼痛

那些遗忘了的

那些不愿舍的

在光秃秃的枝条上再简单不过

像极了此刻

脑海里大片大片的苍白


往期回顾:

(一)     守我们的约定

(二)     走进神龙峡

(三)     郭亮村的绝壁长廊

(四)     幽幽黑龙潭

(五)     石板岩承载的梦想

(六)     这个村子叫高家台

(七)     大山里的韩家洼

(八)     太行大峡谷

(九)     雨雾王相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