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举兵反清复明,汉人却无人拥护,只因其曾杀过一个人

 山地之仔 2019-06-01

作为汉人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再加之清朝入关时也曾在中原大地上犯下罪行,所以有一部分有想法、不屈服的汉人一直存在着反清的心思,他们希望恢复汉族人的皇室,而不是由满人治国。当然吴三桂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反清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为了自己想要称霸一方的狼子野心,他虽然也反清,但是他是没有资格去和那些希望反清复明的仁人志士去相提并论的。

在明朝崇祯皇帝在位的第十七年的时候,当时的皇帝选择了用一根白绫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被明朝君主赐予了“平西伯”的称号他正在返回京城的路上,当经过山海关的时候,北京传来了大明王朝灭亡的消息,作为明朝的臣子,他想的并不是以身殉国,也不是奋起反抗明朝的敌对势力报仇,他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为自己寻求一个靠山,最终他选择了清朝。

清朝君臣不是傻子,也不会太相信吴三桂的忠心,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不久前才被封伯的明朝大臣,为了能够让当时清朝的最高权力者能够信任他,并且让自己在清朝能有一席之地,他可谓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开始了征战清朝的反对势力,其中还有明朝的残余势力,他也一并绞杀。

经过了长达15年的东征西讨,他把云南攻了下来,清朝为了奖励他特意允许他成为云南地区的藩王,并在这里设置云南府,完全的相信了他,让他守卫云南这个边境地区,康熙上位的第一年,就把他封为了平西亲王。

长期的统治云贵地区,让吴三桂有了想要将这里化为己有的想法,他想长久的治理云贵高原。但是康熙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第二年,康熙就陆陆续续的、慢慢的收回了他在云贵地区的特权,比如司法权。而吴三桂对于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在暗中偷偷的扩大自己的军队,购买更为先进的武器,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和朝廷的关系越来越差。

康熙成就一朝盛世也不是无能之辈,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吴三桂这样的人,是不安分的,让他当藩王只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绝对不可能长期存在。康熙即位12年之后,他开始准备“削藩”大计,先把势力不大的耿精忠等人除掉,等这些人都解决之后,再合力来处理吴三桂。

到了这一步,吴三桂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时机,他用了十三年来养精蓄锐,不用再顾忌任何东西。几个月之后,他把云南巡抚杀了,表示了和清朝的彻底决裂。以“兴明讨虏”为口号,自称是“周王”。但是当清朝越来越快要与吴三桂正面交锋时,吴三桂军队的补给出现了困难,他在其他地区的党羽也开始为自己筹划。后来形势大变,他急火攻心,卧病在床,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他只当了五个月的皇帝,最后在衡阳死去。

即使他打上了反清复明的口号,也没有汉人支持他,当年他投降清朝后,不遗余力的残杀明朝势力的时候,他为了捉永历帝,不惜跑到缅甸,最后把自己的前主子绞死。这样的人,注定是得不到支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