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小时让人全程投入不走神,这部电影做到了!

 fengdanma 2019-06-01

近两年电影市场真是越来越活跃了。

不过,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影迷发现一个现象。

有一个国家——德国,它的电影低产却高质,“慢工出细活”这个词就是它们完美的代名词。

今天,小妹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部德国的电影——

《无主之作》

Werk ohne Autor

这部电影是由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导演的,乍听这名字,又饶舌又陌生,还以为是哪个不知名的小导演。

搜索一番,才发现人家大有来头,有着“德国李安”之称,也是《窃听风云》的导演。

2006年,《窃听风暴》可谓是当年电影界的黑马,横扫当年的欧洲电影节,并一举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荣誉。

而且在豆瓣上,超过30万人评出9.1的高分,在TOP250榜单里排名第44。

时隔12年,该导演又带着相同题材的电影回归,入围了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

虽未摘得桂冠,但在小妹心里,这无疑是今年最佳外语片。

该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所改编的一部长达3小时的作品,这个时长的确很容易劝退大多数观众。

但导演的能力就在于此,电影的每一帧都让人看得目不转睛。

该影片叙事上横跨了德国从1937年到1966年这近三十年的时间。

从德国纳粹统治到二战再到东西德分裂时期,通过主要角色在不同时期的遭遇,进而反映德国的历史。

该片男主叫库尔特,是一个极具绘画天赋的少年。

只可惜出生于纳粹时期的德国。

那时的统治者痛恨现代艺术,并且把它们称之为“颓废艺术”。

统治者希望的艺术是能够反映社会一派祥和,人民大团结的美好景象。而不是充满自我,个性张扬的作品。

因此梵高、毕加索等赫赫有名的艺术家,都被列入了批斗名单,成为了反面教材。

好在库尔特有个开明的姨母伊丽莎白,她崇尚真实,热爱艺术。

她还常带库尔特参观所谓的颓废艺术展,当别人都在批判这些作品时,她却偷偷告诉库尔特:“别告诉别人,我喜欢这幅画。”

她对艺术可谓是狂热的追逐,她认为小字二组a,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

为了聆听这个音符,她请大巴司机们同时鸣笛;

她会赤裸着弹琴,为找到那个音符而热泪盈眶;

甚至不惜用烟灰缸砸桌子砸脑门,来创造那个音符。

可是在那个年代,有着敏锐艺术感受力的伊丽莎白被认为是疯子,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

伐异的国家意识形态,不光是在思想领域上恐惧异端,在种族、基因上也是如此。”

最终,伊丽莎白死于国家的安乐死计划,明则种族优化,实则公然谋杀。

第一幕的高潮出现在二战前期的一段平行剪辑,天空被轰炸机所笼罩,熊熊战火四处燃烧,把战争的残酷拍摄的淋漓尽致。

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库尔特的家乡被划分在东德(苏联统治之下)。

姨妈曾告诉他库尔特:“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真实的就是最美的。”

姨妈对库尔特的启蒙尽管有点疯狂,但给他的艺术带来了巨大影响。

可惜那个时代的东德需要的是技术,而非艺术。

库尔特每天的工作仅仅是写印刷体字,就算有再牛的艺术天赋,也是徒然。

幸运的是,在学校里他遇到一个学服装设计的姑娘——艾莉,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

热恋中的年轻人是疯狂的,库尔特经常偷偷留宿艾莉家,甚至扮演艾莉家的房客,所以很快就孕育出了爱情的结晶。

很多人评价此影片是大尺度而非限制级的美

在拍摄库尔特和艾莉时,有很多裸露镜头,但年轻而又美好的肉体让观众只感受到了美感,而非带有一丝的淫邪和情欲。

这种美感叫做自由,尽管只有这一方天地。

艾莉是家境优渥的富家千金,而库尔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穷小子。

艾莉的父亲——卡尔·席邦德,这个人才是大有来头。

他不仅是一名简单的妇科医生,更是当年纳粹政府'种族优生'的绝对拥护者,也是导致伊丽莎白姨妈死亡的间接刽子手。

他嫌弃库尔特的基因,以艾莉身体有某种疾病为缘由,冒着有可能永远绝育的风险带艾莉做了堕胎手术。

很多人心想这可是亲女儿、亲外孙,怎么能下此毒手呢?

可是卡尔说到做到。

看到这里,你以为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将会是库尔特的复仇史,对吗?

很显然,导演的格局和意图要大的多。

导演并没有重点着墨于描绘历史的苦难从而突出一个时代的悲哀和讽刺,而是给观众拆解悲剧的来源

卡尔不满足于现状,当机会来临时,又迅速倒戈,逃亡西德,继续逍遥快活,自由自在。

当然,留下了库尔特和艾莉,两人世界也更是自得其乐。

两人迅速成婚,库尔特凭借着过人的绘画天赋,成为了镇上小有名气的画家。

但在极权社会,艺术家的天赋只能用来画宣传壁画,仍然不能拥有自我。

库尔特不满足于此,在妻子的陪同鼓励下,他们一起逃离了东德。

30岁的库尔特来到西德,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进入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

这是一所有名的先锋艺术学府,更是多少艺术学者梦想的殿堂。

被禁锢了几十年思想的库尔特,来到这里发现传统的绘画艺术已经不被大家所欢迎,大家玩的都是些看不明白的先锋艺术。

这里的学生主张自由、创新、突破,教授给库尔特上了两堂决定方向的课程——自由和自我。

库尔特烧掉了他之前所有的艺术作品,开始寻找真正的自我。

终于,库尔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临摹照片。

库尔特将童年和姨妈的旧照、妻子以及岳父的照片都拿来临摹。

库尔特创作的一幅幅画构成了他的一生,他的画作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力和真实力。

该影片和《窃听风暴》的不同在于,它并没有去追寻一个具体的真相。

例如将坏人绳之以法,卡尔的身份到最终都没有点明,很显然导演的意图不在于此。

那究竟导演想要表达什么,小妹认为是缺乏直面真相的勇气。

库尔特之前创作的作品被批评缺乏张力,并不是他艺术天分或者造诣不够。

而是他所经历的事情让他没有勇气直面,就像小时候的库尔特会把手放在眼前,逃避现实。

其实我们有时候不也是这样吗,因为现实有时太残酷,我们选择忽略和逃避。

无论现实或真相有多痛苦,都绝不要把目光移开,直面现实,追寻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