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桐庐县的太平路旁,原有一处古老的院落,高高的马头墙,深深的几进大屋,这就是镇上有名的叶家大院。但这座大院在日寇飞机的轰炸中成为一片瓦砾,只剩下屋后塘边的几株大樟树一直健在,成了当年叶家大院的标志。 1907年,著名画家叶浅予就出生于此。因为生肖属羊,乳名就叫阿羊。阿羊自幼爱好画画,作画的工具就是厨灶烧剩的炭块。他先在厨房画,再延伸到厅堂,画一切想画的事物。 叶浅予(右)和张乐平(左)合影 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出了两个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一个是叶浅予笔下的“王先生”;一个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叶浅予创作的漫画《王先生》一问世,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当时的天一电影公司看准时机,率先将《王先生》搬上银幕。抗战爆发后,叶浅予坐不住了,他和张乐平、胡考、廖冰兄、特伟等人组织起一支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由叶浅予任队长,张乐平任副队长,奔赴抗战前线,宣传抗日救亡。 抗战胜利后,叶浅予离开漫画,走向国画。第一批作品便是他访问印度归来所作的印度舞画。他用敦煌壁画和佛画的手法画天竺舞,用色厚重,线条工整流畅,有点壁画风。 正在作画的叶浅予 晚年的叶浅予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故乡的山水之中。从1976年至1980年,他四次回到故乡桐庐,徘徊于富春江畔,写生于故乡山水。为方便叶老先生、会客和休憩,1985年当地政府便收集了一些古建筑旧料,在富春江畔的桐君山上麓建起一座砖木结构的徽派仿古建筑——富春画苑,高耸马头、白墙黑瓦,引人注目。 富春画苑 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也为了“低碳”节约,建筑中的装饰构件是收集四乡民宅旧居拆下来的梁柱、门窗、牛腿、斗拱、石板、青砖等,辅以一些新建材,拼装新旧混搭的建筑风格。难怪有人看了说:花钱盖了座旧房,真怪!但在叶浅予心目中,这就是“故乡老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