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废都》到《山本》:漫议贾平凹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底色

 燕山茶社 2019-06-01

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坛上的“陕军东征”的文学现象一时名动京城,1993年陕西高建群、贾平凹、陈忠实、京夫、程海五位作家的作品在京城出版发行,这“五虎上将”的风采在文坛引起了广泛热议,而尤其是贾平凹的《废都》和陈忠实的《白鹿原》至今依旧被人们议论纷纷,成为那个文学的“黄金时代”双峰并峙的经典。

尽管此前贾平凹的《浮躁》在文坛上有了一定的影响,但客观地说正是《废都》这本书,打响了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马拉松”之途的发令枪,几乎以两年一本的创作速度接二连三地相继创作了《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带灯》《老生》《极花》《山本》等长篇小说,截止目前共计16部长篇小说。这种惊人创作速度确实让人叹为观止,而《废都》掀起的轩然大波已然超越了文学现象以及文学批评本身的评价范畴,这部小说在1997获得了全部有女性评委评出的法国费米娜文学奖,2009年解禁出版。小说《秦腔》获得了第七届矛盾文学奖。从贾平凹这些小说来看,始终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那种传统文化底色是他作品最突出的个性特征。


语言特色:粗粝铿锵,厚实古朴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显然深受明清小说的影响,在语言运用上显得十分明显,这种带有出土文物气息的语言特色蕴含着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这是他的小说给人的第一观感。这种语言粗粝中又带有一种典雅的韵味,尽管这样的语言被王朔讥讽为陈旧而毫无生气,但这种缺少当下感和时态感的语言却自有一种厚实的味道,带有一丝秦砖汉瓦的气息,不风行一时,但却有着老酒的陈香质地。由于个人的阅读趣味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就这点而言,由于贾平凹一贯保持着长期的旺盛创作力,这种语言特色有着为数甚多的痴迷者,绝非批评者眼中的一无是处,贾平凹每一部作品的面世,都几乎在当时掀起一阵热潮,这首先应该是来自于他那具有极高辨识度的语言特色。应该来说,这种特色的语言在散文等短篇章的文字写作中具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却略显艰涩,这也是许多人更喜爱贾平凹的散文而对他的长篇小说无感的一个原因之一。这种原生态的土味语言历经大浪淘沙,在各种新词层出不穷的当下,依然有着隽永而独特的特点,这点是构成贾平凹小说典型特质的基础,也是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个性化印象。

从《废都》到《山本》:漫议贾平凹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底色


整体架构:散点透视,多面一体

在贾平凹的小说的整体架构上来看,就如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一样,这种传统绘画中的视觉特点对贾平凹小说整体架构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贾平凹的书画作品饱受人们诟病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但不可否认贾平凹在书画上的“野狐禅”性质的随心所欲的胡涂乱抹,与他的小说书写有着相互参照的意义,在各种凌乱而琐屑的片段的叠加中,呈现出生活本身略显怪诞的原本形态,而非通过故事情节以连环画的形式来统揽整个作品的命脉,更多的还是近似于以传统山水画中那种各种皴法点染技巧,在不动声色中将各种碎片重塑为一幅不太真实但却让人回味悠长的长卷。比如《秦腔》《古炉》等小说的整体架构的特点,就很近似于国画中以这种散点透视法则而呈现的画面形象,不同视角的切换对文本的整体性和完整度上有着一种故意扭曲和破碎,但这种特征正是贾平凹小说在整体架构上的特点,在一地鸡毛中并不刻意去去芜存真,在技巧上融自然主义与某种神秘主义于一体,虚实之间呈现出一种平远的美学特质。而他的《极花》这部最短的长篇小说,对这种拐卖妇女的宏大沉重的主题,却采用了近似水墨写意的手法来构建整体架构,戛然而止的结局犹如写意画中的留白,引人思考,从而给人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贾平凹自己也曾说过:“我一直以为我的写作与水墨画有关,以水墨而文学,文学是水墨的。”这样的一种自我鉴定还是颇为恰如其分。

从《废都》到《山本》:漫议贾平凹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底色


意向营造:扎根传统,观照现实

贾平凹的小说在意象营造上是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深度解读后的精神回归,他的小说虚实相间、真幻并具的特征看上去似乎受西方小说的影响,但仔细揣度,其内在精神脉络完全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其中可以看到《道德经》《庄子》《山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的影响,这与他经常提及的佛教中“见山见水”的妙论有着相通性。这种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小说创作,其中的展现出来的意向整体或局部上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反刍后的再现,有着先天性的基因遗传,比如《废都》里的四个太阳、牛老太太的“阴阳眼”,《带灯》里的萤火虫、《怀念狼》中的狼、《土门》中的土狗、《高老庄》中的砖碑乃至《山本》里的地藏菩萨庙等这些典型意向,就像钉在墙上的钉子一样,将这些小说呈现的画面挂在墙上供人观摩;而整体上看,从《高老庄》《秦腔》《白夜》《古炉》《老生》《山本》等书名上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传统意味。贾平凹小说中的魔幻色彩看上去是受《百年孤独》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其实质却并非如此,而是更接近于临摹《逍遥游》《聊斋》等传统文学经典中的意向而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贾平凹早期的短篇小说《太白山记》就清楚看出对《聊斋》对他的影响。根植于传统文化经典之上的意向营造,结合了故乡商洛山区和古都西安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在反刍历史、观照现实中呈现出一种东方魔幻色彩。

从《废都》到《山本》:漫议贾平凹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底色


主题挖掘:悲悯情怀,乡土命运

贾平凹曾经将自己的创作追求分为三个阶段:单纯入世、复杂处世、单纯出世,其实与他经常提及的佛教禅宗思想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见山见水”论异曲同工。贾平凹的小说在文字书写上不如那些先锋小说那样锐利无匹和锋芒毕露,但在锋芒内敛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即使他的“复杂处世”阶段的小说《废都》饱受诟病,这种对混沌现实的一种不带批判性的书写使他受到了广泛而持久的批判和讽刺,但这与上个世纪末弥漫的焦虑和幻灭的整体文化氛围以及自身的生活处境有着若隐若现的藕断丝连,其内在情绪依然有着一种隐含的慈悲心态。而他以女性为主题而创作的小说《秦腔》《带灯》《极花》等对不同时期女性命运的描摹中,其深切的饱满的悲悯情怀更是充盈其中。除了《废都》,贾平凹的小说几乎都是乡土题材,即使是写城市边缘人物如《高兴》,或者是写乡镇基层人物如《带灯》等,主题人物的命运还是离不开乡土社会百态,对这种乡土题材得心应手的处置使他在此类小说主题的深度挖掘上更显驾轻就熟,以回眸、平视、眺望的多重角度解读其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对乡土社会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感悟更具有一种深邃的力量,看似支离破碎、散乱无章的景象背后,是一种对乡土命运的关切,这构成了他小说主题的“原乡”,那里不是净土,但那里有着挥之不去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牵挂。

从《废都》到《山本》:漫议贾平凹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底色


贾平凹作为当代小说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褒贬交织毁誉交加的撕裂性的评价,从某个侧面也表明了贾平凹他在当代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之大。而就小说创作的特色而言,贾平凹的小说无论是从文字运用和整体架构等外在表现上,还是在意象营造和主题挖掘等内在特质上,他始终如一的鲜明个人风格色彩尽管“至今已觉不新鲜”,但厚植于传统文化而开枝散叶是其创作中清晰可辨的逻辑遵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