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之势为何儒家兴?乱世之中为何道家人方能安邦定国?

 djx0614 2019-06-01

儒家和道家学说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隗宝,纵观历史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每当天下太平的时候,都是大肆宣扬儒家思想,儒家人士得到重用;而每逢社会混乱之时,却往往必须依靠道家人物来安国定邦,收拾危局。那些辅佐君主运筹帷幄的谋臣,能力超凡富有传奇性的军师,大多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如张良、诸葛孔明、徐茂公、刘伯温等。

在很多人眼里,都觉得道家传承人应该都是一种不问世事的隐逸修行者,他们普遍都是避世而居与世无争的样子。但这确实是非常片面的想法,真正把道家文化研究透了的人才明白,道家哲学无论对于个体的精神成长,还是更为复杂的社会大系统,道家都指明了必须遵循的规律与方向。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批驳,却很少跟道家有什么大的矛盾冲突;事实上春秋战国时的纵横家、兵家、法家的形成发展,都建立在道家的根基之上。有人说,老子书乃救世书也,在世乱之际,道家学派常常会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救民于水火。

道家学说在战国及秦汉时期最能发扬光大。当时的士人,尤为精通老子的这一套思想,并运用得淋漓尽致,神妙绝伦。且不说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等计策,均渗透了“道”法之精髓;单就各国君王争相虚心纳谏礼贤下士的做法,都说明了道家思想的深入影响。

在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道家奉行的原则有着普遍性的意义。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在面临重重压力和困难的情况下,想要发展壮大,应当忍辱负重,慢慢积攒实力,不可轻举妄动。惟以谦卑虚心、柔弱自持的精神,尽量得到外界的支持,弱者结成联盟,与周围的各种势力搞好关系,方能抵抗强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夫不与人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观念建立具体的体察与实践之上,在虚静的境界领悟到了世事万物运行的真谛,可谓是人类最深刻最宝贵的经验财富。

忍,是道家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要做一件事,在时机不成熟、力量达不到时,不可轻举妄动,轻率出击,务以坚忍的态度来面对,韬光养晦静待良机。如苏轼所赞张良,英雄豪杰所胜于常人之处,惟忍而已。运用在兵法上,是避敌锋芒,不与强大者硬对硬冲突,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周旋以待其弊。运用在政治斗争中,亦是如此:有识者不追求表面的显赫风光,而暗暗培养自己的势力,不让一时的争强使气坏了大局。如对于改革,一步步谋篇布局循序渐进,不事张扬而达到目的,而绝不会在尚缺乏基础的时候做出骤然的惊世骇俗的变革。直待时机成熟,有了相当大的把握,才采取非常之举措。能忍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能忍同样是致胜之法宝。

能忍才能卑弱处下,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赢得他人和外界的肯定,得到最广大的民众的拥护。谦卑宽容,不自骄自大,才不会脱离群体,丧失底层的支持。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每一个王朝的兴起,总是打着为民造福的旗号,要代表最多数群众的利益。聪明的统治者,成功的领导人,都懂得虚心包容的道理,诚心纳谏,接受批评。

作为现代一名优秀的企业家,越是成功的人,越应该学习道家哲学,君不见马云,张朝阳,李连杰等等众多名人都在学习道家哲学。

领悟道家哲学智慧的伟大力量,将它和现代管理理念和工具进行有机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才能发挥的更好,它可以帮助企业家掌握和谐的事物运动规律,为管理者准确分析市场机遇,预测经营风险,提高战略眼光;可以提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哲学思维,成经世济民的大胸襟,创独成一体的经营哲学,为打造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当代企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最近几年兴起禅修热,感悟禅道,能帮助企业家体悟真理,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精准把握万物关系,是企业家明心见性、思维修炼最佳的方法;更能把握制度、职责与技巧的法、势、术的管理思想,以强化组织的统御与控制能力,为企业家提供了企业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之道。

如果对于您的企业发展正处于彷徨迷茫中

感悟道家哲学,不如选择一次禅修

帮助企业家掌握和谐的事物运动规律

为管理者准确分析市场机遇

预测经营风险,提高战略眼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