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谜一样的神人:庄子其人其书

 苍木先生 2020-02-29

庄子,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却又是像谜一样的一个人,十分神秘,独树一帜,让人无法摸透,无法接近,给人虚幻的感觉但有真实的存在。其姓名、籍贯、生卒、著作等,都存在一定的争议。《史记》对庄子的记录也只是寥寥百十个字,与《庄子》一书对照,仅能得出庄子,蒙地人,名周。具体的生卒年也不从得知。

如果说庄子其人像谜一样让人看不透,其书也是如此,在司马迁评价庄子:行文十万余言。今本却只有六万余言。《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所轶甚多,并且所有三十三篇都为庄子所著,并没有统一的认定。从宋代起,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著,而外篇和杂篇是弟子所作。总的来说,《庄子》一书其思想还是统一的。

庄子作为道家学派老子学说的集大成者,主体思想为“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认为“道”无所不在,万事万物应顺应自然之道,自生自化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活动也应该符合这一准则。从一定程度上提倡逍遥自由,对外物役使人心抱有批判的态度,在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摒弃一切妄为。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等诸多方面。

哲学思想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

政治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摒弃所谓的仁义,天下人的德性才能达到玄同齐一的境地。人人的明慧、聪敏、知巧、德性,都内含而不炫耀于世,天下就不会迷乱、邪僻了。庄子主张自然,反对人为,认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要过得逍遥,不被外界束缚,追求自由。是鱼则应水中遨游,是鸟则要展翅天空翱翔。外界的物质、讥讽,都不需放在心上,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所需。不是鱼就不知道在水中的快乐,不是鸟就不知道在天空的美妙。任何外界物质和权力的诱惑,只能让人迷失自己,忘记自己所长,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空间,没有自由,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人与社会融合的另一方向,庄子却又非常消极、一方面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另一方面,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死,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以带有自嘲意味的自我放逐心情,来与一个黑暗的世界对抗。这里的对抗不是正面反抗,而是摆出一切皆不在乎的姿态,直视黑暗世界任何可能的恶意摆布,并且以对这种恶意摆布的戏谑的欢迎,表达对这个黑暗世界的嘲讽。

文学价值

庄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想象力极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非常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动,富有幽默讽刺的以为,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此外,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文章的随意流出,文字的汪洋恣肆,奇趣横生,意象的雄浑飞跃,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超凡脱俗和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总体来说,庄子散文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赢得无数文人学士的仰慕。对后世的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都有很深的影响,他们从不同的层面汲取有益的精华,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地位。

社会影响

在政治上的要求平等,做人追求逍遥自由,处世的消极,庄子的思想很难受到统治者的尊崇。特别是儒学独尊后,道家沦为在野之学。道家社会角色的变化使《庄子》的政治异端思想抬头,并和《老子》的自然观宇宙论结合,形成“老庄”思想。从此,以老庄为主流思想的道家以异端的姿态,从天道观、人生观、审美观和政治论诸方面向经学提出挑战,并给东汉一代的政治和魏晋的思想界以深刻的影响。老庄学对社会政治异化及文化偏向的批判精神普遍存在于历代异端学者的思想言行之中,被他们引为同调,并成为他们批判不合理现实的精神武器。

然而,每当政情动荡,社会大乱时,儒学思想便失去效用,而道家思想则应时而兴。因为道家并不抱持着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则,而能深人人性,切中时弊,彻察动乱的根由;它正视人类不幸的际遇,又能体味人心不安的感受,对于饱经创伤的心灵,尤能给予莫大的慰藉与现实关怀。因而,中国历代的变动纷扰,对于儒家而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结果每每由道家承担起来。虽然在历史儒家一家独大的社会体制中,但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